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使用人口约111万(1990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原苏联的其它地区约有790万人(1989年)使用这种语言。现代哈萨克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9个元音音位;元音有前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展唇元音、高元音和低元音之分;没有复元音;元音和谐在书面语里主要表现为部位和谐,而在口语里不但有严整的部位和谐,还有相当程度的唇状和谐;有些双音节词在加领属附加成分时词末尾音节元音ə和i有脱落现象;有24个辅音音位;词根或词干尾音对后续附加成分起首辅音有一定的要求;固有词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词首d3和同语族部分语言词首的j相对应;词重音通常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和谓语性人称等范畴;与同语族一些语言不同的是,领属第二人称复数形式由带复数附加成分的词加领属第二人称单数附加成分构成;和有些语言相比多了一个助格;动词有态、时、式、人称、数的范畴以及形动词、副动词和动名词等形式;动词加—p形式副动词附加成分,再加人称附加成分构成动词的传闻过去时;有一定数量的后置词;量词不十分发达;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词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根词多数是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和合成法;畜牧业词汇十分丰富;借词主要来自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俄语和汉语。哈萨克语方言划分目前尚无定论。有些学者将中国境内的哈萨克语分为东北方言和西南方言。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方言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分为北部—西部方言和南部方言。总的情况是哈萨克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并不很大。现行的哈萨克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右向左横写。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现行的哈萨克文是一种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大青山骑兵支队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党组织根据1938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所建立的一支骑兵队伍。配以游击战中缴获的战马,及向群众购买马匹、鞍具,训练新兵,掌握骑兵作战技术,建立骑兵支队。当时以绥中、

  • 北魏律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制定的法令。亦称“后魏律”。正始元年(504),宣武帝元恪诏群臣议定律令,由修律博士常景与律学博士侯坚固等撰成《北魏律》20篇,永成通制。《隋书·经籍志》记有《后魏律》20卷。至唐代已

  • 如意馆

    清代内府制作器物的一个机构。隶养心殿造办处。“如意”,器物名,取玉、牙、角或名石为材制成。清代如意,长一二尺,其端雕琢成灵芝形、祥云形,柄微曲。其名象征吉祥,惟供玩赏、陈设、赠赐用。该馆设在启祥宫南,

  • 佛顶

    见“耶律佛顶”(1313页)。

  • 五寨长官司

    元明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元置。治今湖南凤凰县。明洪武七年(1374)因之。属保靖州军民宣慰司管辖。

  • 茂州志

    书名。清道光十一年(1831)杨迦怿、刘辅廷等撰。共4卷。计舆地、建置、祠祀、食货、文秩、武备、选举七志。土司、武功、里甲诸目载有羌人资料。

  • 团董

    国民党时在海南岛黎族地区所设管理黎峒的头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广东省府委任陈光汉为抚黎专员率部驻琼,为了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改冯子材之黎峒总管制设,政府有事则责成其下达黎民,平时负责维持辖

  • 驩头

    古代苗民部落首领。亦称驩朱、驩兜、��兜、��吺、丹朱。其所统称驩头国,为※三苗部落联盟的一支。分布于今湖南、江西北部地区。尧时,曾参加与三苗部

  • 桑朗容忠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乾隆二年(1737)以随军征战功,赐宣慰使职衔。四年(1739),批准管辖三齐寨番民,因抚驭失宜,与三齐寨民连年构衅,自相残杀。六年(1741),三齐寨聚众千人赴省告,欲脱离瓦寺

  • 秃满答儿

    ①蒙古斡亦剌部贵族、元帝室驸马。至元(1264—1294)年间,尚元世祖忽必烈孙女脱脱灰公主为妻。一说其即是《元史·暗伯传》中所提的秃绵答儿。至元二十四年(1287),继乃颜乱后,曾参与诸王哈鲁(即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