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六干

吐六干

见“叱六于”(543页)。

猜你喜欢

  • 崩波岭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猎获野牦牛后举行的仪式名称。珞巴族风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届时,将野牦牛头的左角悬挂一只宰好的鸡,右角套一个鸡蛋壳,捆上一些洒有酒和米粉的竹屑,另有背筐把

  • 大觉寺

    见“清水院”(2107页)。

  • 稷慎

    即“肃慎”(1547页)。

  • 龙歧山

    即“龙凤翔”(495页)。

  • 宇文神庆

    见“宇文庆”(894页)。

  • 齐旺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实弟长子。康熙五十八年(1719),袭札萨克一等台吉。雍正九年(1713),随清军击准噶尔兵于苏克阿勒达呼。十年,随额驸策棱战准部

  • 天泰

    东夏国主蒲鲜万双年号。1215—1233年,凡19年。

  • 泥涅可汗

    见“移涅可汗”(2069页)。

  • 伊纳雅特喀喇玛特

    见“喀喇玛特和卓”(2209页)。

  • 乌兰乌苏额鲁特

    清代蒙古部落分支名。一称喀尔喀额鲁特。居于鄂尔坤河流域乌兰乌苏额鲁特人的总称。有二札萨克旗,乾隆二十六年(1761)自推河移驻,隶喀尔喀赛音诺颜部齐齐尔里克盟。详见“额鲁特旗”(2535页)、“额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