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水
古水名。初见于《汉书·地理志》,在高句骊县境内。所指历来众说不一:或说为赫尔苏河(亦称外辽河,即今东辽河);一说是辉发河及其流入后之松花江;有说为辉发河支流柳河;亦有说在辽宁金县境内,今通说为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的苏子河。唐代有南苏城,当因近此水而得名。薛仁贵与高丽军战,拔南苏等3城后与李绩军会合,不久高丽国亡。
古水名。初见于《汉书·地理志》,在高句骊县境内。所指历来众说不一:或说为赫尔苏河(亦称外辽河,即今东辽河);一说是辉发河及其流入后之松花江;有说为辉发河支流柳河;亦有说在辽宁金县境内,今通说为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的苏子河。唐代有南苏城,当因近此水而得名。薛仁贵与高丽军战,拔南苏等3城后与李绩军会合,不久高丽国亡。
①西夏毅宗李凉祚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②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石鲁为成襄皇帝,庙号昭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安陵。
古族名。又称施蛮、施州溪蛮。泛指施州地区少数民族。属溪峒蛮,唐称彭水蛮、汉属武陵蛮。分布地区包括湖北省恩施、宣恩、利川、建始、五峰等地。宋咸平年间(998—1003),朝廷以盐给之,且许以粟转易,首领
见“高昌”(1907页)。
1713—1750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出生于内蒙古乌喇特中旗。台吉察罕之子。蒙古族。康熙五十一年(1712),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圆寂后,经寻访被确认为转
地名。所在有二说:一说在朝鲜钟城与稳城间,因图们江分流而形成的小河岛。清同治六年(1867),朝鲜人越江开垦,呼为“垦土”或“垦岛”,遂讹为“间岛”,又称古间岛;一说即图们江流至朝鲜茂山下游左岸光霁峪
唐代南诏行政中枢衙署名。为※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诏传》谓:“幕爽主兵”,即掌管军卒的招幕和训练,攻战及防守;兵器的购置与铸造等。类似中央王朝的兵部。主官
?—176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和硕亲王※善巴孙,达什敦多布次子。雍正十一年(1733),袭札萨克和硕亲王。乾隆十六年(1751),授所部副将军,寻授副盟长。十七年
见“兀者揆野木千户所”(113页)。
亦作郑文,即“郑仁旻”(1520页)。
?—1665清代云南临安府王弄山哈尼族首领。又作王朔。顺治十六年(1659),附清,封王弄山长官司副长官。康熙四年(1665),与禄昌贤等反抗清廷改土归流,官兵讨之,自焚死。事平,以其地划属开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