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
地名。今陕西华阴县东南。故名阴晋、宁秦。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更是名,属京兆尹。东汉至晋隶弘农郡。北魏改隶华山郡。东晋武帝太元九年(384),前燕国君慕容儁子慕容泓,乘前秦淝水之战兵败之机,据华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济北王,改元燕兴,史称西燕。十一年,慕容永称帝,始改都长子(今山西长治南)。
地名。今陕西华阴县东南。故名阴晋、宁秦。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更是名,属京兆尹。东汉至晋隶弘农郡。北魏改隶华山郡。东晋武帝太元九年(384),前燕国君慕容儁子慕容泓,乘前秦淝水之战兵败之机,据华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济北王,改元燕兴,史称西燕。十一年,慕容永称帝,始改都长子(今山西长治南)。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突厥传》。突骑施※乌质勒曾以碎叶川为大牙(牙帐所在地),弓月城为小牙。《新唐书·地理志》:渡石漆河,逾车岭,至弓月城。永淳初(682),阿史那车簿啜叛,围弓月城。唐将王方翼大破
?—496北魏大臣。字思弼。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平原王陆丽次子。年10余岁,袭父爵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沈雅好学,折节下士。任北征都督,拜北部长,转尚书,加散骑常侍。太和八年(484),与陇西公元琛
①地名。清留都。今辽宁沈阳市。本为辽、金沈州之地,因城在沈水(今称浑河)北,元代已有沈阳之称。元沈阳路治、明沈阳中卫城,设此。后金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城,十年(1625),以其地“形
?—974五代末至宋初,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三子。开运二年(945),兄曹元深卒,继任。三年,被后晋封为沙州留后。自称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与周邻诸国、诸族保持和好关系。显德二年(955),被后周
见“儋耳国”(2516页)。
①契丹语官名。契丹旧俗,豪民要裹头巾者,需纳牛、驼10头,马百匹,乃授以此官名。多以“舍利郎君”称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叔祖父褭古直的子孙尚称为“舍利房”。初无职事,只为名誉衔,后渐为诸帐官,《辽史·百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水库东南,在浑河南岸,距抚顺市中心70里,东距赫图阿拉(今新宾西老城) 120里。后金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统率八旗兵,大败明四路大军于此,史称“萨尔浒大战”。从
清代蒙古地名。治所在前苏联斜米帕拉丁斯克。清初为准噶尔部驻牧地。18世纪初年为沙皇俄国霸占,并于其地建立要塞,称斜米帕拉丁斯克要塞。乾隆二十二年(1757),阿睦尔撒纳叛乱失败后,曾由哈萨克阿布赉汗驻
?—207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又作速仆丸。史称其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辽东乌桓大人,有部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卷入中原军阀混战。中平四年(187),受汉叛将张纯诱使,连续扰汉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哈兰城卫,正统后设之考郎卫,均改作海兰卫或海兰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