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魏

北魏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也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所建。4世纪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国,东晋太元元年(代建国三十九年,376),为前秦苻坚所灭。十一年(386),原代王拓跋什翼健孙※拓跋珪乘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机重建代国,称代王,年号登国,旋改为魏王,史称北魏。初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相继击败库莫奚、高车、柔然及后燕等,势渐强。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称帝,改元天兴。广泛招纳人才,起用汉族士人,效法中原王朝,制定典章制度,建省台,置百官,立爵品,正封畿,定律令,申科禁,劝课农桑,屯田垦荒,兴办学校,巩固了国家统治。其孙太武帝※拓跋焘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尽有关中、辽河流域及凉州,复北败柔然、高车,西逐吐谷浑,统一北方,兵锋直抵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辖区扩大至淮河以南,与南朝刘宋对峙。是时改定律令,宽刑省罚;创行新字,兴太学;增辟垦田,移民畜牧,促进鲜卑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二十年,改姓元氏,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位期间,先后改定官制、礼仪,更律令,严法制,提倡务农积谷,考核官吏,改鲜卑旧俗,提倡说汉语,衣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促进汉化。疆域东北起辽西,西至新疆东部,南达秦岭、淮南、北抵蒙古高原。孝武帝※元修嗣位后,权相高欢擅政,内乱迭起,争战不息,永熙三年(534),为欢所逼,西奔关中,国遂分裂为东、西魏。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取代。从拓跋珪建北魏始至孝武帝西奔,共历14帝,凡149年。若包括东、西魏,则历18帝,凡 171年。

附:北魏帝系(含东西魏)

猜你喜欢

  • 阿主

    称谓名。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谓“阿主,父祖称”。引申为一种尊称,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少年时作战屡胜,曾被契丹人尊称为“阿主沙里(沙里,‘郎君’之意)”,即“郎君小祖宗”之意。

  • 野里麻里

    见“阿里麻里”(1224页)。

  • 格底林耶

    参见“嘎的林耶”(2450页)。

  • 握衍朐鞮单于

    ?—前58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屠耆堂。乌维单于曾孙。原为匈奴右贤王。宣帝神爵二年(前60),虚闾权渠单于死,被颛渠阏氏及其弟左大且渠都隆奇立为单于。即位后,凶残嗜杀,诛故单于贵臣郝宿王刑未央等,而

  • 收养子俗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民族部落间进行战争时,获自敌人屯营中的幼童,通常都不杀掉而收作养子。养子虽不能加入养父母的氏族,却可得到收养氏族的保护,并与养父母的亲生子享有同等财产继承权,可分得一小部分份额。

  • 畏答儿

    ?—1203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忽亦勒答儿、愠里答儿、畏答而等。原为忙兀部首领,依服札只剌部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因不满札木合的残暴,率众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折箭誓忠。铁木真嘉其诚,赐号“薛禅

  • 拓跋直懃驾头拔羽直

    见“元羽”(225页)。

  • 酉阳直隶州

    行政区划名。清置。以州北有酉阳山得名。元置州,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县。明先后改为宣抚司、宣慰司,属重庆府。清顺治(1644—1661)初,因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与黔江、彭水2县合置黔彭直隶厅。十

  • 熙麟

    ?—1864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氏。杭州将军福祥子。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任户部主事。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进入直隶境,清命办理粮台事务。七年,以副都统衔任科布多帮办大臣。九年,

  • 金康宗

    见“乌雅束”(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