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凯里

凯里

地名。苗语,意为“木佬田”,“凯”指木佬人,“”即“田”。元代始置凯里安抚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清平堡,二十二年,升为长官司,属平越卫。二十三年,隶清平卫。成化十二年(1476),置安宁宣抚司。弘治七年(1494)隶都匀府。嘉靖元年(1522),改凯里宣抚司。八年,复隶清平卫。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隶平越军民府。三十五年(1607),降为凯里长官司。清康熙七年(1668),入麻哈州。四十五年(1706),革长官司,直隶清平县。雍正十二年(1734),设凯里卫,领13堡,设县丞,称凯里县丞。民国三年(1914),置凯里分县。二十四年(1935),撤分县,属炉山县。今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治所在地,升为市。

猜你喜欢

  • 北魏文皇帝

    见“拓跋沙漠汗”(1362页)。

  • 杜尔伯特

    ①蒙古旧部名,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首领与准噶尔同宗,姓绰罗斯。一说是元臣孛罕后裔,始祖为明代瓦剌太师※也先长子(一说为孙)博罗纳哈勒。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中上游沿岸。17世纪初,博罗纳哈勒五世孙※达

  • 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

  • 吴允诚

    见“把都帖木儿”(1062页)。

  • 戊子江

    见“乌苏里江”(341页)。

  • 仁德皇后之诬

    又作“齐天萧后之诬”。辽朝中期宫内争权事件。仁德皇后名萧菩萨哥,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年12,选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册为“齐天皇后”。曾监造清风殿、天祥殿、八方殿,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

  • 带方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建安(196—220)中,公孙康(一作公孙度)分乐浪郡屯有县(治所在朝鲜黄海道黄州)以南带方等7县置。因地处带水(今朝鲜载宁江,亦曰月塘江)流域而得名。治带方县(故址今一般认为在黄海道

  • 德古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汶川县志

    书名。1944年祝世德撰。凡七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山川;二职官、乡里;三赋税、役法、学校;四交通;五祀典、风土;六选举、孝义、瓦寺土司;七古迹、艺文、瓦寺土司及风土。所载羌族资料,颇为珍贵。此前有

  • 训世诗

    参见“玛木特衣”(9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