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次山集

元次山集

书名。唐※元结(719或723—772)撰,10卷。结字次山。鲜卑元氏。少居商余山,著《元子》10篇。累官道州刺史。为权臣所忌,曾辞官退隐,发奋著述。所作大多抨击时弊,揭露黑暗现实,反映民间疾苦。体裁有诗、赋、铭、箴及散文,尤以短小精悍、笔锋犀利之杂文著称于世。其诗风格质朴,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受杜甫推崇。为唐代古文运动之前驱,反对浮艳文风,主张发挥“救世劝俗”作用,对白居易等有颇大影响。原有集,已散佚。《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郭氏刊本。今人孙望以明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新编《元次山集》10卷,集后有诸家评论和事迹简谱等附录五则,196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参见“元结”(228页)。

猜你喜欢

  • 朋素克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伊勒登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与乌默客归清,援济农副王,驻牧乌珠穆沁界外

  • 昆玉

    昆仑山之玉的简称。产于新疆和田地区,故又称和田玉。是玉石中之最佳者。质地细腻,色泽明亮。早在春秋战国时,就以玉质精良而名闻遐迩,被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帝王视为珍宝。历史上西北各族王公,也常将其奉献于中央王

  • 李天俞

    ?—1664明末清初土族官员。青海民和(一说西宁)人。东府第八世土司李化龙之侄。明末任副总兵。崇祯十六年(1643)冬,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攻占甘凉及土司衙门东山城(今青海民和),只身逃西宁。次年春,义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

  • 困即来

    ?—1444明沙州卫首领。永乐二年(1404),率众内附,任卫指挥使。八年(1410),迁指挥佥事。旋掌卫事,朝贡不绝。二十二年(1424),以瓦剌贤义王太平贡使中途为盗所阻,遣人护送进京,晋都督佥事

  • 丁溪野

    1903—1968革命干部。辽宁本溪人。回族。1937年参加革命,次年参加马本斋的抗日义勇队,1938年并随马本斋部参加八路军。先后被派在“冀中区回民抗日联合会”、“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工作,任总会

  • 天可汗

    唐代北方诸族对唐天子之尊称。始自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铁勒诸姓谒太宗于灵州,请置汉官。九月,诸部首领共上天可汗尊号。时北方诸族皆敬天,称天曰“腾格里”;其首领称“可汗”,故上

  • 参见“盘瑶”(2075页)。

  • 他卜浪

    即“塔布囊”(2157页)。

  • 贡觉

    地名。一名观角或关角。在今西藏自治区东部、金沙江西岸,邻接四川。踞宁静山脉之脊,东跨吉池岭,西依关角山,形势扼要。忽必烈征大理时曾至此,元代分属百户管理。清雍正五年(1727),划归西藏,设贡觉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