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允禩

允禩

1681—1726

清朝皇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玄烨第八子。良妃卫氏所生。康熙三十七年(1698),封贝勒,才能出众,深得人心。四十七年(1708),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允礽既废,他结诸皇子允禟、允䄉、允禵及大臣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等谋代立。国舅佟国维、大学士马齐、尚书王鸿绪等亦举其为太子,致帝大怒,遂以“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罪,夺贝勒,为闲散宗室。转而助允禵,与雍亲王结怨。雍正帝即位后,受命总理事务,晋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1723),办理工部事务。因曾谋继立,为雍正帝所不容。三年(1725),以挟私怀诈、有罪无功,不予议叙,并屡下诏诘责之。四年,帝召诸大臣暴其罪状,以削籍离宗之典,革去黄带子。不久,授民王,寻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改名“阿其那”(满语,意为“狗”)。诸王大臣复列其罪40款,论处死。卒于幽所。

猜你喜欢

  • 己巳之变

    ①后金计杀明抗战将领袁崇焕的事件。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1628),袁崇焕出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镇压士兵哗变,整顿军纪,改组边防,军威大振,使后金南进受阻。后金帝皇太极为清除南进实现统一大业阻力

  • 毕僳语

    我国云南省部分地区自称毕僳(米必苏)的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及其相邻的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6000左右。在国外,缅甸、泰

  • 农乐舞

    朝鲜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始于古代辰国。每年在五月插秧和十月秋收之后举行。据《三国志》载,辰国“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奏节,有似铎舞”。今节日及丰收季节各地均举行。在锣、

  • 苗金虫

    明正统年间苗民暴动首领之一。参见“苗总牌”(1336页)。

  • 宁远国

    参见“钹汗国”(1875页)。

  • 巴儿忽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

  • 喇什

    ?—1750清朝将领。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多罗贝勒※绰尔济孙。毕里衮达赉子。康熙四十年(1701),尚县君,授固山额驸。雍正二年(1724),以身为孝惠章皇后戚属,封辅国公。四年(1726)

  • 头鱼宴

    契丹习俗与皇室重要礼仪。《辽史·国语解》称:“头鱼宴,上岁时钩鱼,得头鱼,辄置酒张宴,与头鹅宴同。”程大昌《演繁录》记:“达鲁河钩牛鱼,北方盛礼”,契丹尤为重视,“以其得否,为岁占好恶。”此乃上古渔猎

  • 陈大陆

    见“陈大六”(1257页)。

  • 福申

    清朝大臣、学者。满洲正蓝旗人。字保之,号禹门。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二十五年(1820),任大理寺卿。道光五年(1825),升江西学政。七年,累官内阁学士。逾年革,杭州驻防。著述甚多,有《续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