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佛阿拉

佛阿拉

地名。又作费阿拉。满语音译,“佛”意为“旧”,“阿拉”意为“平岗”,合译为“旧平岗”。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南二道河村南山岗。辖境东临鸡鸣山,南界哈尔萨山,西达烟筒山接连凤凰岭。明万历十五年(1587),清太祖努尔哈赤始于此建城,名佛阿拉城,又称“呼拦哈达”(“烟筒山”之意)城,以城在硕里河口,又称硕里口城。分内外两城,加套城。内城有宫殿、驸马府、堂子及邓大人府等,多为努尔哈赤亲族所居。外城住精兵悍卒。城以土、石、木杂筑。努尔哈赤在此始定国政,禁悖乱,戢盗贼,立法制,成为满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他受明命为“建州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均在此城。三十一年(1603)他由此迁居赫图阿拉。光绪年间,因兴京厅治由赫图阿拉迁至今新宾县治,俗称赫图阿拉为“老城”,故其有“旧老城”之称。

猜你喜欢

  • 秦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知南院枢密事高勋以定策功受封,乾亨元年(979),韩匡嗣自燕王降封;开泰(1012—1021)中,景宗第四子耶律隆庆受封;景福元年(1031),后族萧孝穆徙封。重熙十年(

  • 广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中统三年(1262),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孙爪都始封,授驼纽金镀银印。至元十三年(1276),改赐螭纽金印。别里古台曾孙彻里帖木儿及其子按浑察、子浑都帖木儿

  • 正平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51—452年,凡2年。

  • 伍特公

    1886—1961近代新闻家、翻译家。字正钧。上海人。回族。幼入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南详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三十二年(1906)入《申报》馆,任英文译员。1911年辛亥革命时,

  • 清准贸易

    清朝政府与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之间的经济交流。自清初起,双方即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早在巴图尔珲台吉统治时期(1634—1653),其与兄弟子侄俱先后遣使献贡于清,与之一起聚牧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

  • 瓦莫

    傈僳语音译,意为“卖工”。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贫困农户(刷扒)等为生活所迫,向头人、富裕户等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的一种方式。有临时的和长期的两种。无论哪一种,所受的剥削都较重。一般一个劳动

  • 元符河湟之役

    元符年间北宋进攻河湟唃厮啰政权的战争。元祐八年(1093)十月,宋哲宗亲政,次年4月改元绍圣,以示“绍述”(继承)神宗复河湟取西夏之遗志,遂以应接初立之吐蕃王子溪巴温和抚慰邈川(今青海乐都)附宋诸部首

  • 五色四夷国

    蒙文史籍中指蒙古及其周围地区的民族或国家。亦译作五色国或五色四裔。一说出自佛教的“五方色”,指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大黄史》等书称,五色者,青蒙古,白高丽,黄回回,红汉人,黑西藏

  • 忽达

    见“裴满达”(2448页)。

  • 智华嘉措

    1647—1713清代青海地区高僧。又名阿旺罗桑扎喜。藏族。出生于巴云滩年措官人家。系拉摩德庆寺第一任堪布。10岁从舅父受居士戒,12岁出家受沙弥戒,18岁赴西藏,由达赖喇嘛授近圆戒,后返乡。25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