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佑宁寺

佑宁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在青海互助县。明万历十年(1582),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应蒙古土默特部之请,赴内蒙古参加俺答汗葬仪时,到青海巡礼各地,传播格鲁派,并于十二年(1584),到今寺北讲经传教,授记建寺。三十年(1602),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自内蒙入藏坐床,途经此地,扎地、浪加、火日、华仁等13部落头人以三世达赖授记为由,请求四世达赖建寺。次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四世达赖派达波扎仓寺住持第七世嘉色活佛端悦却吉嘉措赴青海,三十三年(1605),建成嘉色寝宫、经堂及部分僧舍,并建显宗学院,初具寺院规模。后在和硕特蒙古固始汗等地方势力支持下,不断扩建,至康熙年间,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2千多院落,僧人7千余名,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属寺众多,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十年(1732),奉旨修复,赐额“佑宁寺”。同治五年(1866),寺内大经堂等建筑再次被毁,由六世土观罗桑雪珠昂秀奉命重建。寺主为嘉色活佛,不常住寺,实际由总法台总理全寺行政、教务。总法台之下分行政和宗教两大组织系统。行政管理机构是吉哇昂,由总法台、襄佐、老爷、僧纲组成;宗教组织,总法台下是章嘉,土观、松布,却藏,王嘉五大昂活佛。该寺原有20余名活佛,主要为五大昂活佛,清代均受封为呼图克图,尤以章嘉,土观为驻京喇嘛地位最尊,著作颇多,影响后世。

猜你喜欢

  • 沙吾提阿吉·尤素甫

    民国时期新疆官员。于田县人。维吾尔族。1912年在县知事戴承谟号召下,与部分维吾尔族上层集体加入国民党。不久,被新疆地方军阀杨增新查禁,逃奔内地。1925年潜回新疆,利用省师范学校作基地,宣传三民主义

  • 克什克腾庙

    内蒙古召庙名。清初由席力图喇嘛一世来克什克腾旗建立,建庙具体时间不详。汉式建筑,规模不大,常住喇嘛不超过60人。由旗衙门给寺庙定额的喇嘛发给俸禄。席力图喇嘛一世圆寂后,旗札萨克之子成为转世灵童,该旗世

  • 阿资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阿济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有说清代吉林将军所辖有阿济庄,即黑龙江下游南岸原阿济屯为其所在。

  • 宇妥巴彭措班丹

    1860—1910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族。曾任孜恰等官职。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任噶伦。次年,英军侵略西藏时,与英军司令荣赫鹏在浪卡子会谈,后又为商订《拉萨条约》主要谈判

  • 苗总牌

    ?—1439明正统年间苗民暴动首领。贵州计砂人。苗族。正统四年(1439),与苗金虫率众起事,联络洪江等地※生苗,自立统千侯、统万侯名号,分据地方,抵抗明军进剿。贵州总兵官萧授、都指挥郑通、都督吴亮调

  • 纽林的斤

    ?—1318元代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玄孙,※火赤哈儿的斤子。至元二十三年(1286),父阵亡后,赴大都(今北京)请兵北征,以复父仇。世祖壮其志,令尚太宗窝阔台孙女不鲁罕公主,公主卒,继

  • 使犬国

    即“使犬部”(1457页)。

  • 慕容明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石方1尺4寸,志文19行,行23字。志盖有2寸正楷“大唐故代乐王上柱国慕容明墓志之铭”1

  • 敦珠批结

    清代后藏僧官。又作敦珠策忍。藏族。初任扎什伦布寺之业尔仓巴。道光五年(1825),因扎什伦布寺僧众事务颇繁,仅止商卓特巴一人管理不周。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向清政府奏准赏其四品顶带,为扎什伦布寺第一批五品以

  • 疏勒都督府

    唐代在西域设置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四年(659,一作上元中),以旧疏勒国归附,置府。辖地位于今新疆喀什等地。下辖15州。仪凤(676—679)年间,为吐蕃占领。武则天长寿元年(692),武威道总管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