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斯哈克拜克

伊斯哈克拜克

1902—1949

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领导人之一。又译伊斯哈克伯克,全名伊斯哈克拜克·穆依诺夫。新疆乌恰县人,柯尔克孜族。幼时就学于经文学校。16岁被荐举为部落伯克。1925年应募至边卡当兵并赴苏联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想。盛世才统治时期历任团长、旅长、乌恰县设治局长和伊犁哈柯文化促进会会长等职。1942年为逃避盛世才迫害再次赴苏。1944年6月,在塔什库尔干组织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同年11月,参加指挥解放伊宁的战斗。三区临时政府和民族军成立后,担任临时政府委员和南线武装斗争总指挥、民族军总指挥。1946年7月任新疆省联合政府委员及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8月,任“保卫新疆和平民主同盟”中央组织委员。1949年8月,应邀前往北京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猜你喜欢

  • 于巳尼大水

    古水名。即前苏联境内之贝加尔湖。汉代称“北海”。南北朝时,在其东南二十日行程处为乌洛侯部驻地。

  • 昆戎

    见“绲戎”(2143页)。

  • 武义成功可汗

    见“长寿天亲可汗”(371页)。

  • 国子监官学

    见“八旗官学”(29页)。

  • 折可适

    1050—1110字遵正。宋代边将。党项族。折克俊子。幼弱,喜读书。沈厚有智略,善驰射。经鄜延帅郭逵荐举中廷试,补披带班殿侍,充鄜延路经略司准备差使。从种谔出塞,以勇健知名。元丰五年(1082),宋夏

  • 蒙古源流

    书名。蒙古编年史。原名音译《哈敦·温都苏鲁·额尔德尼因·托卜赤》,汉译作《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简称《珍宝史纲》,今通称《蒙古源流》。东蒙古鄂尔多斯部乌审旗※萨囊彻辰以蒙文撰写。成书于康熙元年(166

  • 哈柯文化促进会

    民国时期新疆进步文化组织。全称为“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1935年成立。会长伊斯哈克拜克,(柯尔克孜族),成员多来自哈、柯两族。初成员多为部落和宗教上层,后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活动加强,

  • 户房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设管理案卷经书1人,小写3—4人,掌办一切银钱事件,凡西藏粮务月报、绿营官兵粮饷清册,如有差错,均归该房驳诘。宣统(1909—1911)年间,由驻藏大臣联豫奏准,将该房改为度

  • 辅日海

    即“蒲昌海”(2319页)。

  • 徙多河

    西域古河名。见《大唐西域记》、《新唐书·西域传》。佛经中有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等梵文译名。清《西域图志》作叶尔羌谔斯腾。《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叶尔羌河。源出葱岭(帕米尔高原)。即今叶尔羌河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