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什长

什长

即10户或10人之长。古代兵制10人为什,户籍10家为什,曾是北方游牧民族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首领。匈奴、女真、蒙古等皆设之。匈奴在万骑长下各置千长(千骑长)、百长(百骑长)、什长(十骑长)等。所有及龄壮丁均编为骑兵,氏族首长则被任命为什、百、千长。后游牧民族多沿之。女真设有什夫长、百夫长、千夫长等。蒙古成吉思汗建立千户制,以万、千、百、十户为军政单位。《元史·兵志》:“其法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佥为兵,十人为一牌,设牌头”又称什长。明代,在准噶尔等地区,鄂拓克官员中有“阿尔班尼阿哈”,汉语“十户长”之意,为辅佐“收楞额”办理鄂拓克事务的最下级官员。至清朝,在蒙古地区建立盟旗制度后,管理一般旗务官员中有“达鲁噶”,也称十户长或什长。战时为10人之长,指挥兵丁;平时负责维持10户内治安及执行其他法令、调查户籍等事务。无官吏待遇,由佐领从兵丁中选有信誉之人任命后,报札萨克备案。满语称※“壮大”(887页)。

猜你喜欢

  • 氐秦

    见“前秦”(1741页)。

  • 会昌一品集

    文集名。一名《李文饶文集》,又名《李卫公文集》。唐李德裕(787—850)撰。20卷,别集10卷,外集4卷。德裕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子。以荫补校书郎,迁监察御史。武宗时,任门下侍

  •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蒙古古代寓言体叙事诗。作者佚名。约创作于13—14世纪时。内容叙述成吉思汗养有大小两匹骏马,小马不堪严格驯练,劝说大马一齐出逃,后大马日夜思念主人,形容消瘦,小马不得已与之一同返归,但不向成吉思汗认错

  • 彭措森格

    1773—1844清代青海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七任堪布。又称碌雪巴·彭措森格。藏族。生于洮河流域碌肖吉察地方。乾隆五十六年(1791),入拉卜楞寺,聆听堪布霍尔仓赛赤仁波且宣讲教程,拜刚察克却为师,学习

  • 邓干力克

    解放前塔吉克富户对奴隶的称呼。塔吉克语,意为“象牲畜一样买来的人”。多系自坎巨提、那戛尔等地买来的罪犯。在主人家里没有人身自由,一切都听从主人安排。无土地和私人财产。主人有权任意打骂或将其杀死。婚姻也

  • 君民世系起源明灯

    明代西藏门隅志书。又名《门隅教史》。阿旺平措、杰布撰。万历三十七年(1609)成书。原卷现藏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全书分5章:(1)雪城人类之形成及发展,历代国王弘扬佛法之情况;(2)拉赛臧玛后裔分别取定

  • 天庆元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桓宗天庆年间(1194—1205)。铜质。轮廓规正,字体精美,与辽年号钱异。

  • 活约地

    清代蒙古族按规定年限典与汉人到期赎回的土地。蒙古族将户口地等典与汉族农民耕种,双方立契约,规定典租年限,期满交还典价,即可赎回,但也出现此种典租地在蒙汉民之间辗转典租,及到期不赎而加典价的现象。

  • 驼鹿

    动物名。亦称“��(犴)”或“��达罕”,��,一作“堪”、“康”。分布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及与其邻近的蒙古、前苏联

  • 金铜信符

    明代颁与甘、青等地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的牌照。又称“金牌信符”、“纳马金牌”、“茶马金牌”。“金牌”、“信符”,原是二物,前者以铜制成,长1尺,阔3寸。后者以铁制成,长5寸,阔2.5寸,上镌刻二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