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云南回民起义

云南回民起义

清咸同年间云南回族人民反清起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云南回民歧视、压迫日甚,滇西他郎(今墨西)南安(今双柏)屡次发生汉族恶霸强夺回民厂矿事件。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五年在永昌(保山),咸丰四年(1854)在石羊厂,又连续发生汉族恶霸屠杀回民的事件。官府不但一味纵容,反诬回民“阴谋作乱”。六年云南巡抚舒兴阿甚至秘令各府厅州县“聚团杀回”。六年(1856),云南回民在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影响下,发动保卫民族生存的反清武装起义。起义群众多数为农民、矿工、小商贩,包括汉、彝、白、傈僳、哈尼等各族人民。是时,马金保、蓝平贵在姚州(今姚安),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马复初在新兴(今玉溪),马如龙在建水,徐元吉在澄江,马名魁在丘北,马凌汉在昆明,相继起兵。义军汇合成两支队伍,一支由马复初、马如龙领导活动于云南东部和南部;一支由杜文秀领导活动于云南西部。马如龙领导的一支,于咸丰七年(1857)、十年(1860)、十一年,三度进攻昆明,旋即叛变起义,成为镇压义军的帮凶。杜文秀领导的起义军开始宣布响应太平天国号召;“革命满清”,蓄发易服,用甲子纪年;在大理建立政权,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全盛期,曾占领云南53县,势及贵州的兴义、普安,并影响四川及陕西。注意协调民族关系,减轻赋税,奖励农桑,保护工商业,得到各族人民拥护。同治元年(1862),杜文秀派姚得胜(白族)率军入川,配合太平军石达开部作战,被川督骆秉章所阻,不得前进。六年(1867),义军围攻昆明,给清军以有力打击。十一年(1872),清军得法国枪炮,攻陷大理。大理军民惨遭杀害。义军余部仍坚守腾越,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军失败。

猜你喜欢

  • 高句骊

    古族名与古国名。省称句骊,《魏书》等作高句丽。公元560年北齐废帝封其王为高丽王,自此亦称高丽。为古貊族一支,有说即《周书·王会解》中之高夷。汉武帝破卫氏朝鲜后,以高句骊地因其名置县,

  • 却朱嘉措

    1738—1791清代西藏地区高僧。藏族。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希之兄,其母为拉达克土王女。为西藏噶举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于北京圆寂,在京王公大臣及蒙古汗王等馈赠、奉献

  • 格罗格桑

    苗族古歌。苗语地名音译,泛指贵阳一带。流行于贵州西北部及贵阳附近地区。内容分3部分:第一部分名为“杨老话”,歌词大意是苗族祖先杨老人被强大部落追赶,进入贵州,死于乌江上游三岔河一龙洞中,子孙遂散居乌江

  • 南察里

    “察里”,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属※涅刺部。

  • 驼乳

    珍奇饮料。历史上“蒙古八珍”(北八珍)之一。古代蒙古草原有成群野驼生存,被北方游牧民族猎获后,加以驯养、繁殖,取其乳作为饮料,滋补强身,且可作为治病良药。明代蒙古君主达延汗幼年丧父失母,身患痞疾,其养

  • 略阳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天水郡(治今甘肃通渭县西)。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镇。东汉改为略阳县,属汉阳郡。晋属略阳郡(治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战国时此地为白马氐之东

  • 特卜登卡拉森丹辛嘉措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六世”(643页)。

  • 款族

    藏族古族部名。《元史》载:“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族款氏也,相传自其祖朵栗赤,以其法佐国主霸西海者十余世。”《大元帝师癹思八行状》载:“初,土波有国师禅怛啰乞答,具大威神,累叶相传,其国王世师尊

  • 彭宏澎

    明末清初湖广永顺土官。又作彭宏澍。字海若,号潜玄。土家族。袭职为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明崇祯五年(1632),加授总兵关防。南明福王朱由崧弘光元年(1645),亦以总兵关防授之。唐王朱聿健

  • 鲜于修礼

    ? —526北魏末各族大起义首领之一。敕勒(丁零)人。原为北镇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边民。孝昌元年(525)六月,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受挫后,降魏的20余万六镇义军分散于冀、安、瀛等州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