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谨

于谨

493—568

北魏至北周大臣。字思敬,小名巨弥(一作巨引)。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陇西郡守于提子。晓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初屏居闾里,未有仕进之志。正光四年(523),始为铠曹参军,从大行台元纂北征柔然。次年,为长流参军,随广阳王元渊北上镇压斛律野谷禄义军。拜积射将军。孝昌二年(526),从渊弹压鲜于修礼义军。率军与梁将曹义宗相战于穰城(今河南邓县)附近,晋都督、宣威将军。建义元年(528),任镇远将军,转直寝。随元天穆镇压葛荣、邢杲,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等,封石城县伯。累迁征北大将军、大都督。太昌元年(532),从天光与高欢战于韩陵山,兵败入关,任卫将军、咸阳郡守,进言建都关中之策。永熙三年(534),随孝武帝西迁。从宇文泰征潼关,破迴洛城(今河南孟津县东),任北雍州刺史,进爵兰田县公。大统三年(537),为东伐前锋,拔弘农,战沙苑,进爵常山郡公。从战河桥,拜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迁太子太保。十二年(546),拜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率兵镇潼关,加授华州刺史,寻拜司空。十五年(549),进位柱国大将军。恭帝元年(554),为雍州刺史。率师攻梁江陵,杀元帝,立萧��为后梁主。别封新野郡公,司乐作《常山郡公平梁歌》十首颂之。后拜大司徒(一说大司寇)。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封燕国公,迁太傅、大宗伯,参议朝政。保定三年(563),以其为三老。天和二年(567),任雍州牧。卒,赠太师、雍州刺史等,谥文。

猜你喜欢

  • 取鸾书

    旧时布依族、壮族定婚习俗。又称“背八字”。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广西壮族民间。各地做法不一。镇宁扁担山一带布依族,在订婚后举行。是日,男方携带蜡烛1对,鞭炮1串,席菜8碗,猪腿1支,猪肉1块,公、母鸡各1

  • 度地稽

    即“突地稽”(1758页)。

  • 忠峒安抚司

    明清时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永乐四年(1406)建置。治所位于今湖北宣恩县东南。前身为元代湖南镇边宣慰司,洪武初年之沿边溪峒长官司。清初,以土官田楚珍归附,应命从征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一说在今绥阳县

  • 闽越王无诸之孙。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乘南越王赵陀死,发兵攻南越,武帝受南越王赵胡求救,出兵往讨,郢被其弟余善及族人所杀。因其恪守与汉约,独不与郢谋乱,被汉武帝遣使立为粤繇王,奉闽越祭祀。

  • 朱泰萨

    明代东蒙古阿苏特部塔布囊(女婿)。一称大哥子。据传为明英宗子。据蒙文史籍《蒙古源流》等载,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为瓦刺所俘,交由阿苏特部领主阿里玛丞相(阿鲁台子)监护,配其女摩罗札嘎图,生朱泰

  • 希滩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56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喜塔尔河卫,并说清代有喜塔尔河,在宁古塔(治今

  • 巴懒尼雅玛

    见“巴拉人”(410页)。

  • 范达理

    ?—1681清初将领。汉军镶黄旗人。大学士范文程之侄。初任牛录章京。顺治九年(1652),授拖沙喇哈番(云骑尉),增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十年,随将军朱玛喇从征广东,败李定国军,加世职为三等阿达哈

  • 鄂木佈

    ?—1653清初蒙古王公。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诺颜泰第三子。号布库台吉。与兄僧格、索诺木、弟伊尔扎布4人分牧而处,遂称本部为四子部落。天聪七年(1633)

  • 开元路

    元地方政区名。蒙古汗国于金哀宗天兴二年(元太宗五年,1233)灭东夏国后,于乙未年(1235)立开元、南京两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将两万户府更属辽阳路总管府,二十三年改置开元路(一说金末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