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纥
①古族名。又作乌护、乌欢、乌骨、乌。隋唐时为铁勒西支之一。主要分布于伊吾以西,焉耆以北地区。后与契苾、纥骨等邻近部落合为乌护,成为回纥之一部。属回纥西支。其众一部分后成为回纥汗国的成员,部分则西迁至锡尔河流域和里海沿岸一带。此即波斯文作者所说的乌古思。 ②人名。回纥首领吐迷度之侄。贞观二十二年(648),因谋杀吐迷度,被燕然副都护元礼臣执杀。
①古族名。又作乌护、乌欢、乌骨、乌。隋唐时为铁勒西支之一。主要分布于伊吾以西,焉耆以北地区。后与契苾、纥骨等邻近部落合为乌护,成为回纥之一部。属回纥西支。其众一部分后成为回纥汗国的成员,部分则西迁至锡尔河流域和里海沿岸一带。此即波斯文作者所说的乌古思。 ②人名。回纥首领吐迷度之侄。贞观二十二年(648),因谋杀吐迷度,被燕然副都护元礼臣执杀。
西夏惠宗李秉常年号。1068年,凡1年。
见“达鲁花赤”(734页)。
见“班第墨尔根卓哩克图”(1793页)。
清前期驻防八旗最高统帅(即将军)所直接统辖的绿营官兵。绿营军制:督抚管属的绿营兵称标,副将所属者称协。标者,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所统领的,依序称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河标、漕
?—170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固山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尔弟。康熙三十年(1691),率众归附清朝。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以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居住于蝉春水(一说在今张广才岭附近)流域,部人以部名为姓氏。世祖劾里钵时(1074—1092年在位),该部富者郭,畏温都部人乌春之强,曾请劾里钵
亦称“黎被”。古代海南岛黎族妇女织作的一种棉织品。据《岭外代答》云:“幅极阔,不端匹,联二幅可为卧单”,故名。因其坚实耐用,青红间道美观大方,据《桂海虞衡志》说,宋代已畅销广南西路,“桂林人悉买以为卧
明朝将领。先世为庄浪卫西大通人。延绥总兵官※鲁鉴子。初为百户,受命治土军。弘治(1488—1505)初年,以父致仕,袭指挥使,加都指挥佥事。寻晋同知,充甘肃游击将军。擢左副总兵,奉调守韦州(今宁夏同心
见“无垢净光舍利塔” (245页)。
1308—1350元朝大臣。字彦卿。蒙古克烈氏。居大都(今北京),元统元年(1333),授燕南宪佥,累迁翰林直学士、吏部尚书、浙东廉访使,改大都路达鲁花赤。至正五年(1345),奉命巡抚江南湖广道,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