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

元代天历初年的皇位争夺战。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八月,留守大都(今北京)的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和西安王阿刺忒纳失里发动兵变,遣使迎立武宗海山次子图帖睦尔。九月,即帝位,改元天历,是为文宗。同月,辽王脱脱、梁王王禅、左丞相倒剌沙等亦于上都拥立泰定帝幼子阿剌吉八即帝位,改元天顺。大都与上都各拥一帝,形成对峙局面。河南等行省支持大都政权,而辽东、关陕、川蜀等地则先后起兵响应上都。双方展开激战。燕铁木儿督军力战,上都军于大都城下屡次受挫。十月,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与齐王月鲁帖木儿乘上都守备空虚,自辽东出兵,进围上都。倒剌沙出降,被诛。阿剌吉八不知所终。王禅兵败逃遁,脱脱被俘杀。两都之战以大都政权获得全胜而告终。

猜你喜欢

  • 娄昭

    ?—548东魏大臣。亦作匹娄昭。字菩萨。吐谷浑族。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高欢妻神武明皇后之母弟。家世豪富,性好周给,士多归附之。正直有谋略,善骑射。少随高欢,受器重。北魏建明二年(531)

  • 简位居

    夫余国王。尉仇台死,国人共立之为王(一说为尉仇台孙)。在位时,与中原王朝关系紧密,连年遣使朝贡。三国魏正始(240—249)中,幽州刺史毌丘俭征高句骊,遣玄菟太守王颀赴夫余,其遣大(一作“犬”)加郊迎

  • 布僚

    部分壮、布依族自称。亦译“布饶”,意为“我们”。参见“土僚”(64页)。

  • 番社采风图考

    清台湾高山族风土志名。六十七(即六居鲁)撰。作者乾隆时为朝议大夫,官户科给事中。乾隆九年(1744)三月曾奉命赴台湾巡视,留任2年。其间搜集大量有关台湾“番社”风土人情及物产等资料编写成此书。共1卷,

  • 于頔

    9—818唐朝相臣。字允元。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始以荫补千牛,迁华阴尉。后以栎阳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吐蕃计会使,时称其有出疆专对之能。历长安县令、驾部郎中。德

  • 汶山郡

    古地名。汉元鼎六年(前111)置。一说四年(前113)设。地节三年(前67)居民冉駹夷提出立郡赋重,汉改为蜀郡北部都尉。东汉灵帝时(167—189),复分蜀郡北部为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会

  • 木高

    1515—1568明代云南丽江土官。原名阿公阿目,字守贵,号端峰。纳西族。丽江知府※木公长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袭父职。武勇有谋,曾奉明命多次用兵金沙江北部和澜沧江地区,与吐蕃争夺领地,建寨戍

  • 降白德勒

    见“阿旺降白选热嘉措”(1251页)。

  • 杨千万

    前仇池国君主先祖。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汉建安(196—220)年间,曾祖杨腾(一说祖杨驹)为部落大帅,勇健多计略,始徙居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建安十八年(2

  • 那斯昂库

    兽皮帐篷。赫哲语音译。又称“按塔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族旧时冬季外出捕鱼、狩猎用兽皮围成的一种临时住所。解放后被布帐篷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