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巴什罗
纳西族东巴(达巴)教祖师。据象形文字经书载,自幼聪明,学会各种本领。及长,在禅神处与藏族本教巫师一起学习经典和法事。因斗法失败,回乡创立东巴教,并创制图画象形文字。被东巴教徒和纳西族群众视为精通经书、法力无边,为人类诵经消灾,驱魔降鬼的英雄。民间流传着多种记载其事迹的经书、画象和专门的舞蹈。纳西族为其建祠堂、塑像举行祭祀。一说隋唐时代人。一说11世纪中叶宋仁宗时人。
纳西族东巴(达巴)教祖师。据象形文字经书载,自幼聪明,学会各种本领。及长,在禅神处与藏族本教巫师一起学习经典和法事。因斗法失败,回乡创立东巴教,并创制图画象形文字。被东巴教徒和纳西族群众视为精通经书、法力无边,为人类诵经消灾,驱魔降鬼的英雄。民间流传着多种记载其事迹的经书、画象和专门的舞蹈。纳西族为其建祠堂、塑像举行祭祀。一说隋唐时代人。一说11世纪中叶宋仁宗时人。
唐代吐蕃职官名。又称“九政务大臣”。系对几种高级官吏的统称,音译为“切古”。又具体指吐蕃“掌管诸事的九大臣”。据《德乌佛教史》载,包括大、中、小三贡论;大、中、小三内相(即内务大臣);大、中、小三大平
反映黠戛向唐朝贡盛况之画卷。又名“王会图”。唐开成五年(840),黠戛斯军破回鹘,占领其牙帐时,遇见唐下嫁回鹘可汗的太和公主,当即遣达干10人护送公主返唐,途中被回鹘乌介可汗邀劫。黠戛斯可汗屡遣使至唐
见“耶律王祥”(1307页)。
见“完颜宗辅”(1157页)。
见“扯力克”(1054页)。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仁宗乾祐年间(1170—1193)。铜质,传世多品。
书名。又称《李蜀书》。晋常璩撰。9卷。一名《汉之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10卷。《史通·古今正史》:“常璩撰汉书10卷,后入晋秘阁,改为蜀李书”。故有《汉之书》10卷与《蜀李书》9卷之别。流传不
见“塔兰奇”(2157页)。
1833—1893清末回民起义首领。字旭峰,又名崖三。陕西凤翔府崔家洼人。青年时性纯笃、刚方,处事公道,闻于乡里。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任武等起义,组织回民马队以响应,被推为关中西部(凤翔府)回
参见“祭神板”(20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