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孙子
即“孙膑兵法”。
即“孙膑兵法”。
春秋时秦国晋国之间的战役。秦康公六年(前615),秦康公率兵占领晋之羁马(今山西永济南)。晋赵盾领兵拒之于河曲(今山西芮城西风陵渡),固守不战。秦康公数挑战,晋赵穿年轻恃宠,擅率所部出战,赵盾恐其有失
本台湾土著番社名。有大甲东、大甲西二社,据大甲溪入海口。即今台中县西北大甲镇。清苗栗县所属大甲巡检司驻地。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徐骧、吴彭年等曾在此抗击日军。
又译阿剌黑。蒙古八邻氏。泰赤乌部属民,与其父述律哥图、弟纳牙阿投奔铁木真。蒙古建国后,任千户长兼断事官,从征西域,平忽毡(今俄罗斯苦盏)有功,封食其地。孙伯颜,为元攻宋主帅。
官署名。简称山南(道)廉访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改名,监治本道诸路,为内八道监司之一,隶御史台。设使、副使各二员,知事一员,照磨兼管勾一员,以及书吏、译史、通事等官
地区名。指大漠以南的蒙古地区。清代文献中有时专指内札萨克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附以归化城土默特,有时兼指察哈尔诸部及西套蒙古,通行于清末以前。内札萨克六盟: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四部十旗,
①(?—124)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伯起。博览经籍。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年五十始仕州郡,初为大将军邓骘所辟,举茂才,历任荆州刺史,东莱、涿郡太守,太仆,太常。安帝永宁元年(120
书名。一卷。此书载于明朱孟震《游宦余谈》之末,内容表明非朱氏所作。原作者于万历十一年(1583)因缅甸莽应里焚掠云南施甸、盏达,随明军征讨至蛮莫等地。此书即为随军日记,记缅甸、木邦、孟养、孟密、蛮莫等
东汉灵帝年号(172—178)。凡七年。
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北青泉。《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李克用与成德节度使王鎔“战于叱日岭下”,大败鎔兵,即此。
?—1658明末清初陕西延安人,字葵宇。原为明末农民起义军早期十三家之一,号混十万,转战于洛阳、汝州一带。崇祯十一年(1638)战败降左良玉,历官副总兵。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良玉死,遂自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