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绩
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西北)人,字功明。幼孤好学。北周时,曾为鲁公(武帝)侍读,官至御正下大夫。助杨坚总揽朝政,加上开府,转内史中大夫。入隋,出为豫州刺史,寻拜都官尚书,转晋州刺史。隋灭陈后,拜苏州刺史。高智慧起兵于江南,发兵来攻,相拒八旬,合杨素援兵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以病还京师,卒年五十二。
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西北)人,字功明。幼孤好学。北周时,曾为鲁公(武帝)侍读,官至御正下大夫。助杨坚总揽朝政,加上开府,转内史中大夫。入隋,出为豫州刺史,寻拜都官尚书,转晋州刺史。隋灭陈后,拜苏州刺史。高智慧起兵于江南,发兵来攻,相拒八旬,合杨素援兵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以病还京师,卒年五十二。
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完颜宗英、刘筈、完颜广阳、完颜永蹈、完颜永济(卫绍王)等先后受封。
约1830—1880清新疆哈密人,祖籍山东曲阜。同治三年(1864)乌鲁木齐回民起义,驱杀汉民。他结木垒等处汉民自保,为团首,助清军作战,后驻阜康、济木萨(今吉木萨尔)。十年回汉联合,共击阿古柏入侵者
?—1466即石和尚。明人。荆、襄农民起义首领。成化元年(1465)与刘通在湖广房县(今属湖北)发动起义。刘通被俘牺牲后,率部转战川东,连克巫山、大昌。后被叛徒刘长子缚送明军,遇害。
1195—1243金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字仲明。系出汪古部。贞祐二年(1214),以战功升千户。后历任同知平凉府事、陇州防御使、巩昌府治中。开兴元年(1232)为巩昌府便宜总帅。金亡,据地自守
国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逸周书·作雒篇》:武王克殷,“建菅叔于东”,又“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春秋战国时为濮阳。
明代税课之一。斛斗秤行所纳之税,税则各处不等。
官名。东汉置,属少府,掌管御用文具、尚书台财物、封泥等。秩六百石。有丞一人。灵帝曾以其监修渠道。原任用士人,桓帝曾以小黄门充任。晋、南朝改隶光禄勋。北齐光禄寺置守宫署,以为长官,掌宫殿铺设用品。隋沿置
大型管形火器。清康熙十五年(1676)用铜铸造,口径三寸七分,长七尺七寸,重二千二百七十四斤。筒形炮身,前细后粗,炮身上有五道箍,尾部有球冠。炮口与底部正上方有“星”“斗”供瞄准用。火门为长方形。装药
书名。亦称《政道集》。隋李文博撰。十卷。论前人治国要理,凡一百十篇。今存卷三之惧说、远佞人、屏奸臣、惧所从、辨邪正、储训,卷四之君臣相济、君臣成败、宽猛相济、审大臣、详任使、慜诚臣、臣难、举大罪过略小
书名。清刘恩溥编。一卷。辑录康熙朝至光绪十三年(1887)吏、户、礼、兵、刑、工各科满洲、蒙古掌印给事中、给事中姓名、仕途等而成。顺治朝缺。康熙朝仅列二十人。雍正至道光二十年(1840)不详受任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