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段兴智

段兴智

?—约1260

宋时后理国主。白蛮(白族)。宋淳祐十一年(1251)继立,改元天定。宝祐元年(1253,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进军云南,至大理城下。他奔善阐(今昆明)。蒙古大将兀良合台军攻善阐,又逃至昆泽(今宜良)被擒,遂降。次年,献地图,请悉平未降诸部,并条奏治民立赋之法。宪宗嘉纳之,赐名摩诃罗嵯(梵语大王),命悉主诸蛮、白爨等部。遂委事于其弟段实,自与段福率爨僰军二万为前锋,导兀良合台讨平诸郡之未附者,攻降交趾。卒赠大理向义王。

猜你喜欢

  • 明世宗

    1507—1566即朱厚熜。明代皇帝。公元1521—1566年在位。正德十六年(1521)以藩王入继帝位,年号嘉靖。即位初,杀武宗亲信钱宁、江彬,裁军校匠役十余万,并清理庄田,多所兴革。但尊崇生父兴献

  • 碧阳君

    战国时魏国封君。受封于魏襄王时。

  • 甲午战争

    见“中日甲午战争”。

  • 月脱

    见“喝盏”。

  • 大山稽

    又称山稽。相传为黄帝之臣。《淮南子·览冥》:“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大山稽辅之。”曾建议黄帝让蚩尤恶贯满盈,然后“僇(戮)其身”。见汉帛书《十六经·正乱》。

  • 漏口

    即“脱口”。

  • 石邑

    战国中山邑,后入赵。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攻中山,“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一作“石城”。《史记·廉颇列传》:“秦伐赵,拔石城。”西汉置石邑县。

  • 杨梁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南。《左传》襄公十二年(前561):“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杨梁,以报晋之取郑也。”杜预注:“梁国睢阳县东有地名杨梁。”

  • 利物渠

    水渠名。在唐河北道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三十里。咸亨四年(673)县令李仁绰开,引天平渠水,自滏阳下流入成安以溉田。

  • 东鳀

    《汉书·地理志》吴地:“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尔雅·释鱼》注:“鲇,别名鳀,江东通呼鲇为鮧。”《本草》:“鮧鱼,即鳀鱼。”李时珍:“鮧,夷也。”“东鳀”即“东夷”,为后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