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日知录

日知录

书名。明末清初顾炎武撰。三十二卷。为作者积三十余年之读书笔记汇编。不分门目,编次略以类从。大抵一至七卷论经义,八至十二卷论政事、经济,十三卷世风,十四、十五卷礼制,十六、十七卷科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艺文,二十二至二十四卷名义,二十五卷古事真妄,二十六卷史法,二十七卷注书,二十八卷杂事,二十九卷交通、兵制、边疆、外国,三十卷天象、术数,三十一卷地理;三十二卷杂考。顾氏学识渊博,每事皆详其始末,参以佐证,其言经史则会通其义旨,言经济则洞悉其盛衰。康熙九年(1670)初刻本八卷行世。三十四年出全刻本。书中错误之处,经阎若璩等订正。清道光时黄汝成著有《日知录集释》。宣统时邹福保复辑《日知录之余》四卷。近人黄侃又据传抄本校勘,著有《日知录校记》。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徐汇公学

    学校名。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天主堂徐家汇司铎在上海借光启社为校址,设读经班,收容难童十二人,施行教育。三十年,正式建校,名徐汇公学,亦称圣依纳爵公学。咸丰元年(1851)学生增至

  • 汝南遗事

    书名。金王鹗撰。四卷。鹗于金末任左右司员外郎,是书为蔡州(今河南汝州)被围时所作。始天兴二年(1233)六月,迄三年正月,逐日编载,有纲有目,共一百零七条,皆亲历目睹,记述详确。元修《金史·哀宗本纪》

  • 司元大夫

    官名。即户部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户部郎中。

  • 定额租

    见“定租”。

  • 内史中大夫

    官名。亦称内史、大内史。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内史司长官,掌撰拟与宣读皇帝诏书,参议军国大事,下设小内史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以佐其职,领御史上士等官属。大象元年(579),宣帝

  • 咄悉匐

    后突厥首领。阿史那氏颉跌利施可汗之裔。唐圣历二年(699)任默啜之左厢察即突利设,与默矩分主东、西兵。曾破契丹。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土之翁金碑文详记其事。

  • 毗舍耶

    一作毗舍邪。宋时台湾部分土著居民。宋楼钥《攻媿集》、赵汝适《诸蕃志》均有记载。淳熙间,曾有数百人至泉州水澳、围头等村,寻索铁器。社会发展水平尚处于较原始阶段。过去中外学者,大多认为是台湾高山族先民的一

  • 容州

    唐贞观八年(634)因境内有容山,改铜州为容州。治北流县(今市),元和中移治普宁县(今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及北流市北部地,属岭南道。北宋扩大至今陆川县及北流市南部地。属广南西路。元属湖广行省。至

  • 估马司

    官署名。北宋咸平元年(998)置,后隶群牧司。掌诸州购买马匹,据良驽定其价格,分给诸马监牧养事。设勾当官三人,以内侍押班、诸司使、诸司副使充任。

  • 少府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置。正四命,府属不详,或属天官冢宰府,掌皇帝之私奉养。北周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