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商税

商税

历代税收之一种。因系由官府向工商业者所征之税,故名。宋以前无正式名目,但自秦汉已有对商人征收的市租、算缗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税收中商税所占比重日增,至两宋始成为国家正式重要税收。两宋商税有住税、过税之分。住税为交易税,过税为流通税。税率分别为百分之二、百分之三。州县镇均设税务,朝廷派监税官管理税收,税入少之地区由他官兼理。年额千贯以下地区实行买扑法,召地方豪强包税,由官府公布税则。熙宁十年(1077),商税占朝廷现钱收入三成以上。元代于京师设税课提举司,各地设税务官,掌收商税。初按三十分取一征收,灭宋后,税额骤增。文宗天历时,达九十万锭。所征均以钱钞折算,不许抽分本色物货。明以后,工商业发展迅速,官府向工商业者征收名目亦日多。坐贾征店肆门摊税,行商估货值抽税,并有免牙钱、官府塌房钱,沿漕河设钞关以征船料钞,竹木抽分局抽分竹木、柴薪、石炭、石灰、砖瓦等,河泊所征鱼、麻、铁、铜、鱼线胶、生漆、桐油等课。此外还有舶商饷税,酒、曲、醋、牙税,买卖田宅头匹、装运商贾之车马、香、间架、矿冶等课税。至万历间,矿监税使四出,名目更为繁多。其初多征本色,间或征钞米折色,后乃改折银两。清初沿明制,而禁革明末加增税额。又专定回部商税等。鸦片战争后,相继开放通商口岸,又有洋关之设,洋商之征。先后立“俄商约”、“法商约”、“日本商约”及与德国等先后签定《征税办法》,与清前期传统商税征收发生明显变化。清末又曾试行印花税、烟酒加征等,旋罢。

猜你喜欢

  • 钦定工部则例

    书名。清福长安等奉敕编。乾隆五十八年(1793)始纂,嘉庆三年(1798)告成。光绪年间又经续纂。该书对工部所属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制造库掌管的各项工程、军需、工匠、屯田、水利、交通各种事

  • 薛奎

    967—1034北宋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字宿艺。淳化进士。历隰州军事推官、陕西转运使。为淮南转运副使、江淮制置发运使。疏漕河、废三堰,以便饷运。入为三司副使,与使李仕衡争论,出知延州。仁宗即位,

  • 版授

    即授予官职。两晋及南朝宋时,诸州刺史临时授人以官职称为版授。北齐、北周时,朝廷对高龄之刺史、守、令及长者授以封衔、虚职,亦谓之版授,以别于通常之诏敕任命。参见“版②”。

  • 若卢令

    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若卢令、丞。主治库兵,兼设诏狱。《汉仪注》有若卢狱令,主治库兵将相大臣。东汉初省。和帝永元九年(97)于洛阳复置。《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邓展曰:“旧洛阳两狱

  • 六牦牛部

    吐蕃雅隆部落中最早的部落名。吐蕃史书记载远古传说称:有聂墀赞布者,自称为天神所生,至下界为六牦牛部之王,即吐蕃的第一世赞普。有谓此部落当与越巂一带游牧的羌族部落为同一支系。

  • 夏王。芒之子。即位后曾加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之爵命(《古本竹书纪年》)。

  • 孔伯恭

    ?—469北魏魏郡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人。初为给事中,赐爵济阳男。天安元年(466),南朝宋徐州刺史薛安都降魏,奉命以镇东将军率军迎之,并与尚书尉元等击败宋将张永、沈攸之于彭城(今江苏徐州)。皇兴二

  • 康礼

    即“康里”。

  • 裕源纱厂

    商办企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朱鸿度创办于上海。资本五十万两。机器购自英国,有纱锭二万五千枚。

  • 中书门下后省

    后(後)官署名。北宋元丰八年(1085)改中书门下外省置,为中书后省、门下后省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