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谚联
书名。清王有光撰。四卷。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书注释谚语三百零四条,揭露清代社会的腐朽,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个别处有宿命论、因果报应之说。全书以六条谚语说明其编排体例,有启、正、续、末诸目,每目之内,细目清楚。在清人笔记中别具一格。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老铁山房原刻本、同治间王氏补刊本。
书名。清王有光撰。四卷。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书注释谚语三百零四条,揭露清代社会的腐朽,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个别处有宿命论、因果报应之说。全书以六条谚语说明其编排体例,有启、正、续、末诸目,每目之内,细目清楚。在清人笔记中别具一格。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老铁山房原刻本、同治间王氏补刊本。
1842—1913德国人。清同治四年(1865)进中国海关为四等帮办。十一年升任税务司职。光绪三年(1877)后长期任津海关税务司,系李鸿章的重要顾问。中法战争期间,他撮合李鸿章与法国水师总兵福禄诺(
?—416北魏河西稽胡族人。神瑞二年(415),率河西饥民反于上党(治今山西长治北),自称大单于,年号建平。以河内人司马顺宰为谋主。后改推刘虎为首领。明元帝命公孙表等五将讨之,为虎所败。又使相州刺史叔
?—前512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525—前512年在位。名去疾,一作弃疾。晋昭公之子,继昭公即位。晋顷公元年(前525),晋荀吴灭陆浑之戎。六年,周景王死,诸王子争位,晋六卿出兵平定王室之纷争,立匄
后(後)商、周时期的杀殉遗迹。位于安阳殷墟后冈南坡。坑作圆形袋状,口小底大,坑壁规整,口径2.20米、底径2.30米、深2.40米。坑内分上、中、下三层,共发现人骨架七十三具。上层二十五个个体,骨上染
见“俞人”。
官名。清末理藩部副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旧制设。一人,正二品,以蒙古贝勒、贝子贤者充。协掌少数民族事务。麸面库 即“外物料库”。
印染方法名词。把经纱分批扎结、染色,再用白色或浅色纬纱织造出经浮显花的织物。是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工艺技术,至迟在宋代已出现。织造工序需经绘样、扎经、染色、拆经、对花、匀经、织造。纹样多为粗块长线条组成
1302—1352元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字韫夫。元统进士。授同知平昌州事,后转宝庆路推官。至正十二年(1352),迁知荆门州(治今湖北荆门)。天完红巾军克荆门,他集义兵七万复之,又与四川行省平章咬住
隋唐城市中与街道相连之小胡同。唐段成式《剑侠传·车中女子》:“东市一小曲,内有临路店数间。”《入唐求法巡礼记行》卷四:“宅在永昌坊,入北门西回第一曲。”
新疆古称西域,历代皆有屯田。清代新疆屯田,始兴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统一天山南北后,规模尤巨,垦地日广。除兴屯以资兵食外,又具移民实边性质。屯田种类可分兵屯、户屯、犯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