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梵文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的意译。亦称十二缘起。佛教名词。“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因缘,指原因、条件。佛教认为,人生的现世存在为前世因缘的结果,同时又成为来世的因缘,如此循环不尽;世人如不求解脱(求佛),将永生永世处于“轮回”之中。佛教把人生“轮回”的过程规定为十二个环节,称“十二支”或“十二有支”,即:(1)无明,指前世的盲目无知;(2)行,指由无明而引起善恶行为;(3)识,指因前世的行引起转世托胎时的心识;(4)名色,指由识引起在母体内构成的精神(名)和肉体(色);(5)六处,指由名色的发展而引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6)触,指出胎后由于六处引起同外界事物的接触;(7)受,指由触而引起的苦乐等感受;(8)爱,指由受引起渴爱、贪爱、欲爱等;(9)取,指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10)有,指由取引起人生的一切世俗思想行为;(11)生,指由有而引起来世之生;(12)老死,指由生引起老死。以上(1)(2)为前世因,引起今世果,即(3)至(7);(8)(9)(10)为今世因,引起未来果,即(11)(12),因此又称“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二重因果(现在、未来)”。

猜你喜欢

  • 东流围

    见“两流围”。

  • 赛音诺颜部

    即“三音诺颜部”。

  • 书院田

    官田之一种。系政府拨给地方书院之田地,以充师生束脩膏火之资。宋代书院大兴,朝廷多赐田亩。后代均沿之。清代拨给练勇屯丁子弟义学之田,亦包括在书院田中。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书名。南宋李心传撰。二百卷。记高宗一朝史事。编年体。起建炎元年(1127),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凡三十六年,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相续。是书以国史、日历为主,旁及稗官野史、家乘志状、案牍奏议

  • 司理参军

    官名。简称司理。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诸州司寇参军而置,掌本州讼狱勘鞫之事。元祐中定制,隶上州者从八品,下州者从九品。

  • 萧注

    1013—1073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岩夫。举进士,摄广州番禺令。侬智高围广州,他出募海滨壮士,乘大船集上游,因风纵火焚敌舟。以功累擢知邕州。擒获智高母、弟,复募人入大理追捕智高。坐事罢

  • 景定建储

    宋理宗无子,宝祐元年(1253)正月,以侄建安郡王孜为皇子,赐名禥。次年,进封忠王。景定元年(1260)春,将立赵禥为太子,左丞相吴潜密奏“臣无(史)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表示反对。四月,右丞相

  • 小王子

    明代东部蒙古可汗之别称。始于脱脱不花汗幼子马可古儿吉思。脱脱不花与也先争权,兵败被害。景泰五年(1454),其七岁子马可古儿吉思被立为可汗,因年幼,明人以小王子称之。此后达延汗、卜赤汗、打来孙汗等,亦

  • 神部尚书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神部曹长官,掌祭祀事务。《魏书·礼志三》:“高祖荐酌,神部尚书王谌赞祝讫,哭拜遂出。”又说为祠部尚书之异称。

  • 尚书都令史

    官名。东汉时尚书有令史二十一人,分隶各曹办事。三国魏时员数愈增,遂置都令史以总之,为令、仆、左右丞之属吏。晋有尚书都令史八人,秩仅二百石,为令、仆、左右丞的属吏。十六国南燕及南朝宋、齐均置八人,权任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