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国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逸周书·作雒篇》:武王克殷,“建菅叔于东”,又“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春秋战国时为濮阳。
国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逸周书·作雒篇》:武王克殷,“建菅叔于东”,又“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春秋战国时为濮阳。
书名。清何若瑶撰。一卷,约八十条。意在考证《汉书》旧注,凡属正确者为之疏通证明,谬误者则加以纠驳。其所取证,以本书为多,如以楚元王证鲁元公主之元当为谥号,纠正服虔及颜师古训长之说。编次不尽依《汉书》次
①西周时分封己姓(一说曹姓)小国。开国君主是兹舆期,都计斤(一作介根,今山东胶州市西南),春秋初迁都莒(今山东莒县),辖有今山东安丘、诸城、沂水、莒县、日照等市、县间地。前431年为楚所灭。②春秋邑名
1157—1228南宋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字简甫。淳熙进士。历建平尉、桂阳司录、辰溪令,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摄汉阳军事,以救援安陆,大败金兵,就知汉阳军。嘉定二年(1209),为湖
官署名。明置。有局郎、局丞。为东宫宦官六局之一。
在今江苏南京市内。东晋、南朝时在建康城宣阳门外。南朝梁太清二年(548),侯景攻建康,太子以临贺王正德守宣阳门,正德率众于张侯桥迎景入宣阳门,即此。
中国佛教般若学各派的总称。东晋时,佛学日趋繁荣,佛家依傍玄学各派观点,阐发《般若经》否定客观世界存在的所谓“空”的含义,因而产生多种派别。晋宋间昙济作《六家七宗论》,即观点有六家,派别分七宗。七宗指以
官署名。唐开元十一年(723)政事堂移中书门下后,置为五房之一,掌枢密之任,以宰相主其事。后宠任宦官,枢密归内侍。
官名。唐代内诸司使之一,始置不详。主宫内储供、监膳事。五代后梁仍置。宋代属东班诸司使,无职掌,仅为转迁之阶。金代宣徽院尚食局置,位提点下,从五品,掌知御膳、进食先尝,兼管从官膳食。
书名。清官修。六卷。清有关刑事案例的汇编。刑部多次编辑案例、奏案、通行章程,以供各地参考执行。除收辑徒流、赦免、老小废疾收赎等案例外,还包括吏律职制,户律田宅、仓库、课税,礼律祭祀,兵律军政、关津,刑
官名。北宋咸平四年(1001),于益州、梓州、利州、夔州置,皆以知州兼任,职掌与钤辖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