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黄帝

黄帝

黄帝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中的黄帝,是在我国北方发展起来的一些氏族和部落的祖先,与炎帝后裔共工同时。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缙云氏。这是许多氏族、部落融合到黄帝部落的反映。《史记·五帝本纪》中记黄帝同蚩尤和炎帝后裔共工作战的时候,曾经训练熊、罴、貔、貅、䝙、虎参加战斗,实际上就是这些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组成了黄帝的部落,所以叫做有熊氏,则是因熊氏族在这六个氏族中居首位的缘故。从黄帝的另一个号——缙云氏,来推测“黄帝受命得景云之瑞”(见《左传·昭公十七年》服虔注),以云名官,有青云氏、缙云氏、白云氏、黑云氏、黄云氏诸名,称为“云师”,疑亦为黄帝部落诸氏族首领的称号。

猜你喜欢

  • 通阜司郎中

    官名。清末度支部通阜司主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三人,正五品,奏补。掌管本司事务。

  • 四翊将军

    梁陈时对翊左、翊右、翊前、翊后四将军的合称。

  • 翰林医官副使

    官名。北宋置,属东班诸司使,多用为医官阶官。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年二(1112)重定医阶官,换为翰林医正。医官寄禄阶。宋置,政和二年(

  • 廉俸司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年(1906)设。掌核京外王公臣官廉俸、各处驻防官兵半俸半饷养赡红白事赏及各衙门经费事宜。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官署名。清末置,属度支部。掌稽核京内外王

  • 提举实录院

    见“国史院”。官名。宋置,为实录院的长官。见“国史院”。

  • 右内侍

    官名。西魏、北周时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即“右中侍上士”,隋朝修史避讳改。详见“中侍上士”。

  • 故官

    指原任之官,非已死之官。《汉书·路温舒传》:“诏书令公卿选可使匈奴者,温舒上书,愿给厮养……事下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问状,罢归故官。”注:“师古曰:以其言无可取,故罢而遣归故官。”

  • 巴牙喇图章京

    即“巴牙喇纛章京”。

  • 直荡

    军名。十六国后赵禁卫军。《晋书· 石季龙载记》: “改直荡为龙腾,冠以绛帻。”北朝设有直荡都督、直荡别将等职。唐朝太子左、右清道率府兵称直荡。

  • 文思院监官

    官名。宋置,为文思院副长官,位在提辖官之下。与其他长官共理院事。见《宋史·职官三·工部·文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