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督
官名。军中统帅骑兵的中级军官。《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元年(260)“骑督成倅”,胡三省注“骑督,督骑兵。”《三国志·钟会传》: “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魏晋以来,中央、地方诸军多置。据《通典·职官一九》,晋时位居诸杂号、牙门将军下,六品。
官名,三国魏置,掌统帅骑兵,为中级军官。《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其后,晋中央、地方诸军多置。
官名。军中统帅骑兵的中级军官。《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元年(260)“骑督成倅”,胡三省注“骑督,督骑兵。”《三国志·钟会传》: “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魏晋以来,中央、地方诸军多置。据《通典·职官一九》,晋时位居诸杂号、牙门将军下,六品。
官名,三国魏置,掌统帅骑兵,为中级军官。《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其后,晋中央、地方诸军多置。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置,协助知院事、副知院事管理院务。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修理钟表。
女官名。南朝宋太宗泰始 (465~471)中置,佐后宫源典治职管理宫中事务,员一人,六品。
军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陆军部,掌检阅陆军部队。实际上是因人设事。
官署名。金朝地方置,掌招抚、征讨等事。宣宗贞祐二年(1214)置于会宁府肇州。设使领司事,并兼本州事,秩正三品。参见“招讨司”。
城镇自治组织的执行机关。清末至北洋政府初期设置,其职权略同于“乡董”,参见该条。
三国吴地方兵之一。是募集丹阳地区的百姓所组成的军队。
吏部郎官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吏部郎为小选、为省眼”。
官名。隋朝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一员,正三品,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朝沿置,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
海关 海事部巡工科洋员,地位在副巡工司之下。见“海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