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① 清朝负责宫廷宿卫及扈从皇帝之官员。从上三旗子弟中选才武出众者充任。而由下五旗或汉人中挑选者,则入上三旗“行走”。以领侍卫内大臣等统领。共分四等。顺治元年 (1644) 定各等员额; 一等侍卫
官署名。北魏置,掌管牲畜的牧养,属都牧尚书。多以他官典本曹事务。《魏书·韩茂传》:“(韩天生)为内厩令,后典龙牧曹。”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官署名。北魏设置,《册府元龟》说:“后魏献文帝
官名。南诏官,与爽酋、弥勤掌赋税。
官名。辽朝置,为东路都统军使司官员,掌文翰等事。
官署名。清末学部总务司所属三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审查颁行教科书,收管本部所用参考图书,编录各科学艺报章。额设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此外,亦可酌派本部他司人员或各学堂教员之熟悉科学者助
官名。见“乐部中大夫、下大夫”。
上级官员对所属下级官吏功绩的考核叫功课。《后汉书·百官一·太尉》:“公一人,本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官名。①太子属官。春秋时楚,战国秦、韩等国皆置。掌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管理。《新序·杂事二》:“楚庄王莅位三年不治”,“中庶子闻之,跪而泣曰”。《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官署办事单位。北洋政府时始置,一般属于科,有的机关的股相当于科。其主官称股长。
宋朝功臣号。以赐皇子、皇亲、文武臣僚及外臣。参见“功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