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职准度支尚书,四品。
官名。宋置,简称“提辖”,见“提辖”条。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彩中士佐官,正一命。
比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官名。清末置,为税务处内部分设各股的主官,北洋政府时期改称股长。
宗正寺别称。
①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汉魏南北朝时的匈奴、乌丸、鲜卑及稍后的契丹等少数民族首领皆有此称。多由推举产生,任期有一定限制。《魏书》:“(乌丸)常推募勇健能理决斗讼相侵犯者为大人,邑落各有小帅,不世继也。”
①周朝王畿内行政区划名。五百家为一鄙。《周礼·地官·遂人》: “五鄙为鄙。”② 周朝王族子弟和公卿大夫的食邑、采邑。《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注: “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
元朝对“阉人”和“宦者”的别称。指宦者、宦官。元张昱《宫中词十八》:“近前火者催何急,惟恐君王怪到迟。”
官名。明洪武六年 (1373) 置,二人。十三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