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将作院,掌制造宫内金玉冠帽、束带及金银器皿。世祖中统二年(1261),初立金玉局,秩正五品; 至元三年(1266),升为总管府。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二员,正三品; 副达鲁花赤二员,正四品; 同知二员,从四品; 副总管二员,正五品。下辖制造司局十余所。


官署名。元中统二年(公元126年)置金玉局,次年改为总管府,后定秩为正三品,掌造宝贝金玉冠帽、系腰束带、金银器皿、并管理诸司局事务。以总管同知各二人为正副主官,达鲁花赤、副达鲁花赤各二人为监官。下设副总管、经历、知事、照磨、管勾、令史、译史、奏差。领玉局提举司、金银器盒提举司、玛瑙提举司、阳山玛瑙提举司、金丝子局、鞓带斜皮局、浮梁瓷局、画局、管领珠子民匠官,妆钉局、大小雕木局、宣德、隆兴等处玛瑙人匠提举司、温犀玳瑁局、上都金银器盒局、漆纱冠冕局、大同路采砂所、管匠都提领所、监造诸般宝贝官、收支诸物库、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等机构。

猜你喜欢

  • 法曹参军、行参军

    官名。见“公府法曹”。

  • 文官甄用委员会

    保荐人员的审查机构。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设于首都,设委员长一人,由国务卿兼任;副委员长一人,由大总统特派;委员八至十二人,由大总统于简任文职中派充。甄用方法分文书审查和询问审查两种。文

  • 道录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元朝设于各路,掌管所属道人。如有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会同地方官府共同处理。以道录为长官,下设书吏、公使人等。明朝设于洪武十五年 (1382),为掌管道人之最高机构,录于礼

  • 直隶州知州

    官名。为直隶州的长官,掌该州政令。参看“直隶州”条。

  • 通直常侍

    “通直散骑常侍”省称。

  • 文学主事掾史

    官名。汉朝郡国职掌教育之官。《巴郡太守张纳碑》有文学主事掾史、文学掾史。官名,东汉巴郡太守张纳置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掾为正,史为副,掌郡中文学事。参看“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条。

  • 督运都御史

    官名。明宣德中置,见“督运侍郎”。

  • 乡自治公所

    乡自治组织的执行机关。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七月三日北洋政府公布《乡自治制》,但未实行。其中规定,乡的自治执行机关为自治公所,设乡长一人,由乡自治会选出,呈由县知事委任,掌办本乡的自治行政事务;并

  • 步军统领衙门监

    监狱名。清置,专司监禁京师地区满人和八旗军人罪犯。由步军统领衙门司务厅管理,监狱分设在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一所,依次监禁镶白旗人、镶红旗人、正蓝旗人、镶蓝旗人、镶黄旗

  • 北部曹

    官署名。北魏置,属尚书省,设北部尚书为长官。管理北边州郡的考课、选举、辞讼等事务,自北方境外归附者亦由其接待。 以北部下大夫为次官,属官有北部长(一说亦为次官,与下大夫不并置)、北部主书郎等。派驻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