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正
官名。唐置,见“萨宝府”。
官名。唐置,见“萨宝府”。
官名。明朝派出总镇一方的武臣,均为总兵官或副总兵,称镇守某处总兵官或副总兵。参见“总兵官”。武职差遣名。《明史·职官志五》说, “总镇一方者为镇守。”即一省或一个重要地区的主帅,一般由总兵充任。
官名。明朝王府长史司置,初设三人,后革二人,未人流。掌接对宾客,安排仪事等。
文书名。清朝使用的下行文。凡提督、巡抚行文守备、千总即用此。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见“政务次长”。
官名。元置,秩从四品,员额四人,为武备寺的佐官。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枲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清朝宗人府之长官。掌皇族属籍,编纂玉牒,并负责宗室、觉罗子弟的教诫、议处、议叙等事。顺治九年(1652)设,一人,以亲王、郡王充任。官名。清置,为宗人府长官,掌皇族属籍,按时修辑玉牒,奠昭穆,序
吏名。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帮办章奏文移。
国民政府的辅助机关。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后设置,以参军长一人为主官,秉承国民政府主席之命,指挥监督所属机关,掌理典礼、本府警卫及其他事项。其下设典礼、总务两局,各局设局长一人,秘书、科长、科员若干人,掌
官名。秦汉郡置,为郡守(太守)副贰,佐郡守掌众事。边郡别有长史,掌兵马。秩六百石,由朝廷任命。东汉建武六年(后30),令郡太守病,丞、长史代行其事。后又罢边郡丞,以长史领郡职。三国魏、蜀、吴皆置,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