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学校名。南朝宋明帝泰始六年(470),以国学废,“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言阴阳者遂无其人。”(《南史·宋本纪下》)南齐沿置,隶
即“司武上大夫”。
官署名。隋朝陇右牧总监所统诸牧之一,置尉。
见“理问”。
满语官署名。汉译为“翰林院”。
唐代由吏兵二部侍郎主持的铨试的一组,即“中铨”,见该条。
官名,三国魏置,为司盐都尉的属吏,掌盐务,八品。《通典·职官十八》:“魏官置九品……第八品……司盐、司竹监丞。”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供应茶叶。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明清太监之通称。
官名。辽朝袭唐制置。司经局官员,与太子正字共掌典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