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羲和

羲和

官名。新莽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名纳言。


官名,尧置,掌天文。《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西汉末年,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又改称纳言,掌钱谷金帛诸货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书·王莽传》)。《后汉书·鲁恭传》:“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猜你喜欢

  • 九成宫总监监

    官名。九成宫总监长官,亦称“九成宫总监”。

  • 大理司卿

    明朝建国前,朱元璋所置掌管刑狱之官。吴元年(1367)置,一人,正三品。洪武元年(1368)革。

  • 医令

    官名。金朝太后两宫医官,掌承奉医药。秩正八品。

  • 汉人宣徽院

    辽朝官署名。即南面官之“宣徽院”。

  • 宫门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门下大夫属官,员一人,掌皇城五门之禁令,即露门、应门、崇阳门、肃章门、玄武门的启闭出入,皆由其掌管,下设宫门下士以佐其职。宣帝即位后,内外门閤皆由宦者

  • 三大府

    官署名合称。明初中书省、大都督府及御史台三衙门的合称。

  • 止法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转官的一种限制。即各类官员和吏人逐级升转达到的最高官阶。如文臣至中大夫,须候职至侍从,方许依《格》法转太中大夫; 执政至金紫光禄大夫,必待拜相,方许转行特进; 武臣至武功大夫,有军功

  • 右司员外郎

    官名。唐武则天永昌元年 (689) 始置,隶尚书都省,一人,从六品上,与右司郎中同为尚书右丞副贰,监管兵、刑、工部诸司政务,举稽违、署符目、知宿直,位在诸司员外郎上; 中宗神龙元年(705) 省,次年

  • 廋人

    官名。周设此官,掌马厩之政。《周礼·夏官·廋人》:“廋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及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一厩为一闲。

  • 春秋齐国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国语·齐语》:“管子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