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元朝置,掌大护国仁王寺及昭应宫财用。世祖至元十一年 (1274) 建寺,立财用规运所,秩正四品。十六年,改为总管府。武宗至大二年(1309),改都总管府,秩从二品,不久升为会福院,置院使五员。
见“诸司使”。宋初武臣本官阶。见“诸司正使”。
转运使、副使通称。
见“海道都漕运万户府”。官署名。元置,见“海道都漕运万户府”。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右宗卫副率置,太子右司御率府次官,员二人,从四品上。中宗神龙元年(705)又改为右宗卫副率,睿宗景云二年(711)复名右司御副率。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官存而无职司
官名。一说即“民啬夫”。战国置。主管一乡百姓政教的长官。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夏采下大夫守陵上士佐官,正二命。
文散官名。金置,秩从四品下。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百四十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乐”。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右虞候率府为太子右清道卫,置为长官; 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右虞候率,玄宗开元 (713—741)初改定为右清道率府长官,置一员,正四品上,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