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知制诰

知制诰

官衔名。唐初中书舍人掌草拟诏敕,称知制诰。玄宗开元(713—741)以后,或以尚书省诸司郎中等官领其职,称兼知制诰。其后翰林学士入院一年即加此衔,专掌内制,草拟机密诏令; 以他官兼者则掌外制,起草政府文书。宋初因之。后翰林学士别领省府职任时仍带此衔; 他官领外制者,亦或带此衔出为外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复置中书舍人,罢他官知制诰,而翰林学士仍带此衔,以示其专掌内制。辽朝为翰林院属官。金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翰林直学士,皆带此衔,掌制撰词命。明初翰林院亦置,以本院官充任,掌制诰。后罢,其职归内阁。清朝为军机章京之俗称。


官名。唐置,掌起草诏命;由翰林学士任此官者,专掌内命,其他官员任此职者称外制。其权颇重,号称内相;内宴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宋明沿其制。见《新唐书·百官一·学士之职》、《宋史·职官二·翰林学士院》、《明史·职官二·翰林院》。

猜你喜欢

  • 御府丞

    官名。御府次官。两汉魏晋南朝皆置。汉秩三百石,任用宦者。魏、晋、南朝用士人。参见“御府”。官名,汉置为御府令之副,掌佐令行职事。秩三百石,用宦者。见《后汉书·百官志三》。三国、魏晋南朝用士人。参看“御

  • 明进将军

    参见“十明将军”。

  • 公车令

    官名。①“公车司马令”省称。②西晋卫尉属官,东晋罢卫尉后,改隶门下省。南朝宋沿置,员一人,掌受章表。南齐置一员,隶尚书省。梁复隶门下省,位三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为公车署长官,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

  • 权同都督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 始置,以参知政事兼任,置司镇江,掌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后改同都督。

  • 教谕

    官名。宋朝始置于太学附属小学,一至二人,掌训导、考校、责罚学生。徽宗崇宁四年(1105)各州武学亦置。政和五年(1115)各路医学又置。南宋初,州学不置教授者亦置一人,掌学事。元朝于县儒学及医学置。儒

  • 协律中郎将

    官名。晋朝置。《晋书·律历上》:“泰始十年(274),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问协律中郎将列和”。职掌当同协律校尉。

  • 法官

    官名。①战国秦置,为执掌法律条文官吏。《商君书·定分》: “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后用以称法司之官。②明朝道

  • 兴圣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兴圣宫契丹军民之政。置都部署、副部署、判官等职。

  • 别火令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初置,属大鸿胪,据《汉仪注》,别火为狱令官,主治改火之事。新莽时改隶典乐。东汉省。官名,西汉置,为大鸿胪属官,掌狱中改火事,有丞。西汉置,东汉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 汉儿行宫副部署

    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