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监军司

监军司

官署名。西夏设置,为地方军区机关。西夏之制,分全国为左右两厢,共设十二监军司。左厢六:一、神军司,驻夏州弥陀洞;二、祥祐军司,驻石州(在今米脂县西北);三、嘉宁军司,驻宥州;四、静塞军司,驻韦州;五、西寿保泰军司,驻柔狼山北;六、卓罗和南军司,驻兰州黄河北岸的喀罗川侧;右厢六:一、朝顺军司,驻兴庆府西贺兰山区的克夷门;二、甘州甘肃军司,驻甘州;三、瓜州西平军司,驻瓜州;四、黑水镇燕军司, 驻肃州境(黑水即今额济纳河,在肃州以北地区);五、白马强镇军司,驻盐州;六、黑山威福军司,驻汉居延故城。每司以都统军、副都统军、监军使为主官,下设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数十员。

猜你喜欢

  • 斡官

    官名。汉设此官,初属治粟内史,后属大司农,有长,有丞,主均输,管盐铁,榷酒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

  • 御史府右院

    官署名。参见“御史府”。

  • 司成宣业

    官名。即国子博士,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国子博士。学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博士为司成宣业,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司成馆复为国子监,司成宣业复

  • 典书丞

    官名。西晋子国、男国置,掌同典书令。南朝宋同,梁仅置于男国。参见“典书令”。

  • 内秘书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内秘书属官,由皇帝所信任的中散官充任。《魏书·崔宏传》:“天安元年(466),擢(崔衡)为内秘书中散,班下诏命及御所览书,多其迹也。”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

  • 司晨

    见“五官司晨”。

  • 中尚食局监

    官名。北齐设置,见“中尚食局典御”。

  • 巡警总厅

    官署名。清代后期,置内外城巡警总厅,厅丞各一人,初秩正四品,光绪三十三年升为从三品;掌徼循坊境,并掌跸路警卫。其属有总务、行政、司法、卫生四处,各置佥事,各置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警官若干人。见

  • 疑丞

    官名,掌供天子咨询。《礼记·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记)而不志,责之丞。”

  • 国师

    官名。新莽始建国元年 (后9) 置,位上公,与太傅、太师、国将同为四辅。刘歆曾任此职。东汉初。彭宠自立为燕王,亦置。西夏、元朝为佛教僧侣官衔。西夏国师曾主持译经。元多授吐蕃高僧。其位低于帝师,高于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