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理匦使

理匦使

使职名。匦即匣。武则天垂拱二年(686)铸四铜柜(匦)列于朝堂: 青匦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 丹匦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 白匦在西,陈仰屈者投之; 黑匦在北,告天文、秘谋者投之。置使署理四方投匦之书,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充任。玄宗天宝九载(750)改名献纳使,肃宗至德元载(756)复名理匦使。代宗宝应元年(762)以给事中、中书舍人正直清白者充任,德宗建中二年(781)以御史中丞为之。投匦者,使先验副本。文宗开成三年(838)罢验副封。


官名。唐武后垂拱二年,铸铜匦四,列于朝堂,接受四方投书,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玄宗天宝九年改称献纳使,肃宗至德元年复旧。《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武后垂拱二年,有鱼保宗者,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乃铸铜匦四,涂以方色,歹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谋者役之。以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人充使,知匦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天宝九载,玄宗以‘匦’声近‘鬼’,改理匦使为献纳使,至德元年复旧。”

猜你喜欢

  • 门尉

    官名。战国置,为守门之吏。《墨子·号令》:“门尉昼三阅之”。秦汉沿置,隶宗正。《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芒侯耏跖,以门尉前元年初起砀,至霸上,为定武君”。《百官公卿表》: 宗正,“平帝元始四年更

  • 司户参军

    官名。即“司户参军事”。

  • 教育厅所属各咨询及协助性委员会

    教育厅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各掌有关专门事务。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九月九日教育部公布《各省市县推行注音符号办法》,规定各省教育厅应设立推行注音符号委员会。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三月二

  • 紫微令

    官名。即中书令,唐玄宗开元元年 (713)改,五年复名中书令。参见“中书令”。官名。即中书令,详“紫微省”条。参看“中书令”条。

  • 礼科给事中

    官名。明清礼科之属官。明洪武六年(1373)设,二人,秩正七品,推年长者掌印。二十四年定设六人。秩正九品。建文(1399—1402)中改为从七品。万历(1573—1619)中裁一人。又,南京礼科亦设一

  • 司香

    官名。清朝内务府掌仪司所属之员役。分掌内廷祭祀祝祷、供香之事。顺治元年(1644)定设三十人,内司香长六人,以府属佐领、管领下妇人充任。月有银、米之赏。初隶钟鼓司,十三年改隶礼仪监,十七年改隶礼仪院。

  • 左辅将军

    官名。十六国乞伏述延置。为统兵武职。《晋书· 乞伏国仁载纪》: “(述延以)斯行乌埿为左辅将军,镇蔡园川。”

  • 京师地方检察厅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始置,配置在京师地方审判厅内。以检察长一人为主官,秩正五品,掌纠正同级审判,监督下级检察厅,下设检察官五人,秩正六品,典簿(从七品)、主簿(从八品)、录事各二人

  • 左候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左武候置,为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诸鹰扬府府兵。下设护军四员,辅佐将军,寻改武(虎)贲郎将,又设武(虎)牙郎将六员,有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兵

  • 漆工中士、下士

    官名。北齐置漆工中士,正二命;漆工下士,正一命。掌漆作之事,属冬官府司色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