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军校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基层武官。额定满洲一百九十二人,蒙古、汉军各七十二人,共三百三十六人。正五品,分掌各旗步军,负责警夜、清道、诘奸等事。
武官名。清置于步军营,八旗每旗满二十一人,蒙古、汉人各八人,秩正五品。佐助副尉担任守卫、巡警、扫除等事。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基层武官。额定满洲一百九十二人,蒙古、汉军各七十二人,共三百三十六人。正五品,分掌各旗步军,负责警夜、清道、诘奸等事。
武官名。清置于步军营,八旗每旗满二十一人,蒙古、汉人各八人,秩正五品。佐助副尉担任守卫、巡警、扫除等事。
参见“丁忧”。
官名,属五威将,掌佐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五威前帅》条。
官名。即太子左、右监门率,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降为正五品。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名左、右监门率府率,正四品上。
宋朝宫观官名。仁宗庆历八年(1048)置,以武臣观察使充任。
官名。①唐朝横河、高阳、唐兴、恒阳、北平等五军,每军一万人,分三番教习,每一千人置子将一员,以果毅都尉充任。②唐末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子从训,于牙兵外另聚亡命五百人,号子将,激起牙兵变乱。官名。唐制,每军
官署名。明内府汉经厂、番经厂、道经厂的合称。分别掌习念佛教、梵呗、道教诸品咒文经忏。各置掌厂太监一员,贴厂各司房数十员,由各衙门宦官兼任。
文书名。宋朝帅守监司初到任、升迁官阶及朝廷有所宣赐,皆上表谢恩,称谢表。采用四六句文体。
官名。三代始置。殷、周、春秋沿置。王室为卿爵,诸侯国或卿爵、或大夫爵,为国君重要辅佐大臣之一。春秋鲁、宋等国又设大司寇、少司寇,郑国有野司寇。战国时或称邦司寇。主刑狱诘盗,督造兵器。西汉衰帝元寿元年(
罪名。指官员或诸侯王、列侯违抗、搁置皇帝诏命。西汉武帝时始立废格、诅诽之法,多从重判处,或至于死刑。
国君或皇帝听朝之日。汉朝皇帝五日一听朝,会见大臣,议论政事。《汉书·于定国传》:“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丞相、御史。”颜师古注:“五日一听朝,故云朝日。”后代沿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