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村议会

村议会

村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北洋政府时期,云南省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七月公布《村自治条例》,开始实行村自治。村自治的议决机关为村议会,由议员组成,其名额依户口多寡而定,一百户以下的五人,一百户以上每增五十户递增一人,最多不得超过十六人。设议长、副议长各一人,由议员互选。议员任期二年,连选得连任,但不得超过三次。村议会的职权为:一、议决村自治事务;二、制定村公约、村规则;三、议决村自治经费的筹集、处理与保管方法以及预算、决算;四、选举村长、村佐,并监察其执行事务;五、答复监督机关(县)的询问;六、提出建议于监督机关; 七、受理村民请愿;八、其他属于村议会职权范围以内的事件。

猜你喜欢

  • 司酋望

    官名。南诏官,犹唐朝试官。

  • 事务厅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于临时法院、将军府、礼制馆、军政府军事部等机构,相当于秘书厅或总务厅,办理秘书事务或机关总务。

  • 通直郎

    ① “通直散骑侍郎”简称。②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谒者台置,员三十人,从六品,据事大小出使。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六品下文散官。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文散官,遂用为新寄

  • 奏荐赏功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尚书右选置,掌武臣奏荐、酬赏军功。

  • 马兵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制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马队专科事宜,以及马兵科军士以下各兵科蹄铁、军士之补充,马队常备、续备、后备官兵之册籍,并管理马兵专科学堂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

  • 合台

    官场用语。宋朝御史台自御史中丞至御史每人各上一奏章,以言某官之罪,称合台。

  • 任命状

    官吏的任命证书。北洋政府规定,凡特任、简任各官的任命状,由大总统署名、盖印,国务总理或会同主管国务员副署;荐任官的任命状,亦由大总统盖印,但不署名;委任官的任命状,由各官署长官署名、盖印。

  • 军司马旅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军司马中大夫属官,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职掌参见“军司马上士”。

  • 中药藏丞

    官名。南朝梁置,东宫中药藏局长官。流外三品蕴位。

  • 皇史宬守吏

    参见“皇史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