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春官府

春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与天官、地官、夏官、秋官、冬官府合称六府。以大宗伯卿为长官,设小宗伯上大夫、春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制订国家各项礼仪,主持祭祀仪式,守护宗庙陵墓,撰写皇帝诏命,修撰国史以及音乐、卜、祝、僧、道等方面的事务,府中置司宗中大夫、守庙中大夫、典祀中大夫、内史中大夫(后设内史上大夫)、外史下大夫、礼部下大夫、太史中大夫、乐部中大夫、太卜下大夫、太祝下大夫、司车辂下大夫、夏采下大夫等官属,各司其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府置四司,以下大夫为长官,上士佐之。宣帝即位后,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署名。北周依《周礼》设置,掌国家的礼制,以辅佐皇帝安定天下。凡礼乐、教育及卜祝、文史、星历、车旗之事均为其所掌。以大宗伯卿与少宗伯上大夫为正副长官。属官有内史上大夫、有司宗、守庙、典祀、太史、乐部诸中大夫,礼部、太卜、太祝、司车辂、夏采诸下大夫。参见“六府”。

猜你喜欢

  • 考功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考功员外郎,为考功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员,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考功员外郎”,见该条。

  • 南院王

    西夏诸王位之一。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

  • 司鼎俎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司鼎俎中士佐官,正一命。

  • 就谷监副监

    官名。唐朝将作监就谷监次官,置一员,从七品下。

  • 女御

    官名。① 《周礼》天官之属。《天官》: “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 凡祭祀,赞世妇; 大丧,掌沐浴; 后之丧,持翣,从世妇而吊”。② 内宫女官。隋文帝开皇二年 (582) 著内官之式,置

  • 大都尉

    匈奴官名。位次左、右大将,以单于同姓贵族任之。汉时匈奴官制,自单于以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凡二十四长,大者领万骑,小者率数千。诸大臣皆世官。匈奴官名。汉时匈奴设此

  • 诸军都虞候

    武官名。辽置,见“诸军都虞候司”。

  • 西南路招讨司

    即“西南面招讨司”。

  • 大都运粮提举司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隶兵部。仁宗延祐四年(1317),改为陆运提举司。参见“大都陆运提举司”。

  • 宫作司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典宫内事务。亦称作司。孝文帝改定内官,视二品。亦有追赠一品者。《张安姬墓志》:“上知其能,复除宫作司。““春二月,率于洛阳宫,内愍宿懃,旨赠弟一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