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教坊

教坊

见“教坊司”。


官署名。掌教习音乐,俳优杂技。《新唐书·百官三·太乐署》:“武德(高祖李渊的年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宋代也设教坊,属太常寺。《宋史·职官四·太常寺·教坊及钤辖教坊所》:“掌宴乐阅习,以待宴享之用,考其艺而进退之。”金代也置教坊,掌殿庭音乐,其官有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判官(从八品)、谐音郎(从九品)。见《金史·百官二·教坊》。明设教坊司,掌乐舞应承,属礼部;其官有奉銮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从九品),左右司乐各一人(从九品)。见《明史·职官三·教坊司》。清废。参看宋高承《事物纪原·教坊》。

猜你喜欢

  • 中藏府令丞

    官名。东汉少府所属有中藏府令,秩六百石,有丞。掌管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三国魏沿置,掌与东汉同;吴置中藏吏。晋少府分设三个库藏,即中黄藏、左藏、右藏,各置令及丞。见“中黄藏”、“左藏”、“右藏”。

  • 行太仆寺

    官署名。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北平及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处行太仆寺,掌各边卫所、营堡之马政,以听于兵部。山西、北平、陕西,每寺设少卿一人,丞三人; 甘肃、辽东,每寺设少卿、丞各一人。永乐元年(

  • 县尉曹

    县分职诸曹之一。东汉置,《后汉书-百官志一》记汉代公府尉曹主卒徒转运之事。县尉曹亦主士卒。有尉曹掾与尉曹史,并见《隶释》一五《都乡正卫弹碑》。洪适认为此碑“盖是记述守令徭役条教也。

  • 襄校官

    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设于文官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与文官普通考试委员会,掌襄理试务。

  • 司寤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布宪中大夫司寤中士佐官,正一命。

  • 太子司藏署

    官署名。北齐设,属太子家令寺。置令、丞为长贰,掌东宫库藏财货出纳、营缮诸事。隋、唐沿置。

  • 内官长丞

    官名,为内官长与内官丞的合称。汉置,属宗正,掌分、寸、尺、丈。《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内官长丞……初,内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注:“师古曰:《律历志》(说)主分、寸、尺、丈也。”参看

  • 禁暴氏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禁止民众暴乱。《周礼·秋官》: “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掌禁庶民之乱暴力正者,挢诬犯禁者,作言语而不信者,以告而诛之。”官名。周设此官

  • 太史少监

    官名。隋唐置,见“太史监”。

  • 大司农京部丞

    官名,王莽置,掌劝课农桑。《后汉书·卓茂传》:“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京部为六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