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升
任官制度。明朝凡未满考之官升任官职,由廷臣公推,再经皇帝决定任命。因所升任官职不同,又分部推、会推等。清朝官吏论俸序升迁亦称推升。凡推升官员,掣签得缺后,具题开缺,由该管官出具考语,办清经办事务,赴部引见,给凭赴新任。知县以下毋庸引见。
升迁的方式之一。(1)明制,升迁必待考满。若员缺应补而不待满者, 称为推升。(2)清制, 官吏论俸序迁,称为推升。
任官制度。明朝凡未满考之官升任官职,由廷臣公推,再经皇帝决定任命。因所升任官职不同,又分部推、会推等。清朝官吏论俸序升迁亦称推升。凡推升官员,掣签得缺后,具题开缺,由该管官出具考语,办清经办事务,赴部引见,给凭赴新任。知县以下毋庸引见。
升迁的方式之一。(1)明制,升迁必待考满。若员缺应补而不待满者, 称为推升。(2)清制, 官吏论俸序迁,称为推升。
官员的等级,参见“品”。
官名。清末度支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三人,正五品,奏补。承左、右丞之命,综理厅务。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司谏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明置,为蕃育署正副主官。见“林衡署”。
武官名。明置, 见“京卫”。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掌厩马等事。张掖郡昭武县等及边郡皆置此官。见《居延汉简·释文三》。县分职吏名。汉置,《居延汉简释文》卷三有“厩啬夫千秋里马敞”,又有“昭武厩令史乐成里公乘尹昌”,厩令史与厩啬夫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罪犯搜索、逮捕、解送、罪证搜索检查,稽核违警罪处分事。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改乾元院使置,掌刊辑四部书。
杂任职名。唐于殿中省尚乘局置,员额五百人,掌调六闲之马。
官名。清末海军部军政司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掌司事。由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