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掌醢署正

掌醢署正

官名。明、清皆置,为掌醢署长官。详“掌醢署”条。

猜你喜欢

  • 宝谟阁

    南宋阁名。宁宗嘉泰二年(1202)置,以藏光宗御制。置学士、直学士、待制,为侍从贴职。宋阁名。嘉泰二年 (公元1202年)置,收藏光宗御制文集。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

  • 协长

    军官名。北洋政府设于海军各舰,由少校充任,佐助舰长和副长管理军舰事务。

  • 中宫护卫

    官名。金置,属卫尉司。员额三十人,为皇后常侍官的一种。

  • 田禄俸料制

    隋唐时期以土地、实物及货币三项构成官俸的制度。土地包括永业田与职分田。永业田所有权归私有,可以传于子孙;职分田所有权属公家,官吏以职位得享用其收益。实物指禄粟,以石计。隋制于每年春秋两季发给。唐制每年

  • 官联

    会合众官共谋政事。《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官联,以会官治。”郑玄注: “官联,谓国之大事一官不能独共,则六官共举之。”

  • 太子正员司马

    东宫武官名。南朝梁置,见“太子司马督”。

  • 八书吏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九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 投传

    官吏辞职的别称。《后汉书·陈蕃传》:“以谏不合,投传而去。”注:“传,谓(官)符也。”投传,丢下官符。

  • 左神策军上将军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右神策军大将军下。

  • 劾奏

    个人或有关政府机构向皇帝检举、弹劾官吏或贵族的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