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振务委员会

振务委员会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赈务处。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七月二十一日公布《赈务处组织条例》亦置赈务处,直隶国民政府,掌理各灾区赈济及善后事宜。设处长、副处长各一人,下设三科:总务科掌理会计、文牍等事;调查科掌理灾荒之调查及赈务之统计、稽核及宣传事项;赈济科掌理赈务设计及施赈事项。各科设科长一人,科员若干人。后改于行政院设振务委员会、掌同赈务处,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一人,常务委员、委员若干人,下设秘书处与总务、筹赈、审核三科分理事务。直辖机构有驻沪办事处、驻平办事处及各省振务会。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改设“振济委员会”,见该条。

猜你喜欢

  • 门长

    负责把守一门的小官。参看《门者》条。

  • 委府

    仓库名,汉置,设在京城,各地均输官运来的粮食都存放在这里。《盐铁论·本议》:“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即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

  • 宥府

    刑部及枢密院别称。宋枢密院的别称。亦称宥司。

  • 太庙祭器法物库监

    官名。宋朝置,员二人,隶少府监,掌祭祠器服等物品。

  • 内直局副监

    参见“内直副监”。

  • 昭威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 (525) 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的九班。

  • 税课分司副使

    官名。明代于京师崇文门、德胜门设税课分司各一,分别设副使一人主管。参见“税课司大使”。

  • 秘书厅

    官署名。清末始设于弼德院与资政院,北洋政府于总统府、国务院、国会两院和一般重要机关均有设置,办理总务或机要事务。

  • 司度员外郎

    官名。即度支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度支员外郎。

  • 文以经国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文类科目。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诏举,袁晖等二人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