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恩荫

恩荫

明、清荫叙之制。为入仕途径之一。明初自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洪武十六年 (1383) 定,所荫者视原官降四品用,正一品子,正五品用; 从一品子,从五品用; 至正六品子于未入流上等职内叙用,从六品子于未人流中等职内叙用; 正、从七品子于未入流下等职内叙用。后渐为限制,京官三品以上,考满著绩,始荫一子曰官生,其出自特恩者曰恩生。清沿明制,恩荫始于顺治十八年 (1661)。后凡遇庆典,恩诏予荫,满、汉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 武官不分京外,凡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监读书,期满录用。其中护军统领、副都统、阿思哈尼哈番、侍郎、学士以上之子为荫生,余为监生。雍正 (1723—1735) 初,定例荫生、荫监生通达文义者,即交吏部分各部、院试验行走。其十五岁以上送监读书者,年满学成,咨部奏闻,分部、院学习。又令文武荫、监生通达文理者,遵例考试,以文职录用。其幼习武艺,人材壮健,愿改武职者,呈明吏部,移兵部改荫。

猜你喜欢

  • 虎翼军指挥使

    官名。宋代兵制,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五百人为一指挥,置指挥使、副指挥使。宋代军队的指挥使。类似现在加强营的营长。见《宋史·兵志四·河北河东强壮》。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拣雄武军弩手立为上铁林,其次为下铁

  • 关市

    ①官署名。掌关与市税收事务的衙署。《韩非子·内储说上》:“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吏乃舍之。”②官名。战国秦置。《睡虎地秦墓竹简·关市》:“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为辄入其钱缿中

  • 协统

    参见“统领官”。清代军制,两标(团)为一协(旅),协置统领,又称协领。参看“协领”条。

  • 同主管左春坊事

    见“同主管右春坊事”。官名。宋置,见“左春坊”。

  • 北王府

    即“北大王院”。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北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北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一至六尚书,计三十六人。承宣

  • 公主府家令

    官名。明太祖洪武七年 (1374) 于各公主府家令司置,一人,正七品,总管公主府事务。二十三年改家令司为中使司,改家令为中使,以宦官充任。

  • 副掌盖

    官名。又称“委署掌盖”。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北鞍库之属官。额设三人,正八品。协掌伞房事。参见“掌盖”。

  • 弘文馆判馆事

    官名。见“弘文馆馆主”。

  • 监察院副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监察院的副长官。参见“监察院”。

  • 将作监丞

    参见“将作丞”。官名。隋唐与宋置,属将作监,协助监与少监处理监务。见“将作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