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度支部

度支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部院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财政处、户部改设。掌理全国财政,管理田赋、关税、榷课、漕仓、公债、货币、银行及会计度支一切事宜。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一人。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税课、管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十司及收发稽核处、核捐处、金银库。各厅、司、库分置郎中、员外郎、主事等。所属有宝泉局、崇文门税关、大清银行、造币总厂等。宣统三年(1911),尚书改大臣,左侍郎改副大臣。


官署名。清末设此官署,掌管银行货币、各种税收、库藏、官禄、军饷等,类似现在的财政部。下设承政、参议两厅,另有田赋、漕仓、税课、筦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十司。部官有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两厅官员有郎中各三人,员外郎各四人,主事各三人。十司共有郎中三十一人,除制用四人外,其余九司各三人;员外郎四十四人;主事三十五人等。见《清史稿·职官六·度支部》,参看“度支”条。

猜你喜欢

  • 大司武

    即“司武上大夫”。

  • 恩监

    清朝监生之一。指出于皇帝特赐,借助上代余荫得入国子监读书者。由八旗汉文官学生,算学满、汉肄业生考取者及临雍观礼圣贤后裔,由武生、奉祀生、俊秀入监者,俱为恩监。监生的名目之一。清制,凡由于特恩赐入国子监

  • 亭伯

    爵名。三国魏置,封公之庶子。爵名,三国魏文帝置,用以封公之庶子。《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三年三月,“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

  • 军衡司司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衡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由副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掌军衡司事。

  • 国际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外交部。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的《外交部组织法》规定,其职掌为:一、通商交涉事项;二、领事官职务及管辖区域事项;三、贸易及海外经济调查并公布事项

  • 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十月十五日公布的《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官制》的规定,市政管理局直属东省特别行政区域行政长官,设局长、副局长各一人,秘书二人,分三科办事,各设科长一

  • 太子宫尹

    官名。北周置,职同太子詹事,掌东宫内外众务,有太子宫尹下大夫(正四命)、太子小宫尹上士(正三命)、太子宫尹中士(正二命)三级。唐朝武则天垂拱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为太子詹事改名。

  • 黄牒

    文书名。宋朝任命状的一种。宋制,凡委任官员,有品者给告身; 无品者及临时差遣,不论职任轻重,皆给黄牒。敕授者由中书省、吏部奏授者由门下省颁给。委任官员的证状。用黄纸书写。《宋史·职官三·官告院》:“元

  • 皇坛库

    官署名。明朝内府贮库之一。属内府十二监之一的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

  • 威风将军

    参见“十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