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广福监

猜你喜欢

  • 柄渠觚

    官名,汉魏时东夷女王国所属伊都国之官。《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伊都国,官曰尔支,副曰泄谟觚、柄渠觚……郡使往来常所驻。”

  • 宫师

    即“太子少师”。见“宫衔”。

  • 加捐指省

    见“指省”。

  • 建置、设立某官。《左传·昭公元年》: “王伯之令也,引其封疆而树之官。”

  • 开黄阁

    指担任三公或开府仪同三司之职。因汉朝丞相及以后的三公官署厅门不用朱色而涂黄色,以与皇宫区别,故以黄阁作为三公代称。黄阁是三公的代称。开黄阁指任三公或仪同三司(三公)的官。汉朝丞相或三公的官署之门为黄色

  • 神乐署右署丞

    官名。参见“神乐署左署丞”。

  • 村长

    村公所的主持人。北洋政府时期山西、云南两省设置。见“村公所”。

  • 国子监直讲

    见“直讲”。

  • 榷盐院

    官署名。辽朝食盐官卖机构。太宗时,辽得十六州之地,置榷盐院于香河县,官卖食盐。

  • 左藏库副使

    官名。五代置。宋初用为武臣阶官,不领本职。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 改从七品。 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显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