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司空令丞
官名。秦始皇时已有此官,其职掌文献中无考。陈直《汉书新证》谓秦始皇陵曾发现左司空印记的瓦片,《关中秦汉陶录》卷二录有“右空”印记的瓦片,右空可能就是右司空的简称。又一九五八年清理茂陵霍去病墓时,在一批石刻象中,发现有一石边上刻有“左司空”三个篆字。由此可推知,左右司空在秦代即已掌制造陶瓦之事,汉代的左司空又兼管石刻。汉代左右司空各置令及丞,属少府。
官名。秦始皇时已有此官,其职掌文献中无考。陈直《汉书新证》谓秦始皇陵曾发现左司空印记的瓦片,《关中秦汉陶录》卷二录有“右空”印记的瓦片,右空可能就是右司空的简称。又一九五八年清理茂陵霍去病墓时,在一批石刻象中,发现有一石边上刻有“左司空”三个篆字。由此可推知,左右司空在秦代即已掌制造陶瓦之事,汉代的左司空又兼管石刻。汉代左右司空各置令及丞,属少府。
官署名。清朝理藩院诸司之一。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分柔远司而置。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柔远司。
战国时期对官僚阶层的称呼。《墨子·三辨》: “士大夫倦于听治。”《周礼·考工记》: “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郑玄注: “亲受其职居其官也。”后世沿之。1、做官的人。《周礼·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仿《周礼》羊人置,北周沿置。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下设典羊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羊人”。
殷朝军队编制名。《小屯南地甲骨》第二三二八片:“王其令右旅众左旅㳫见方。”商代军队编制单位名。见“旅(2)”。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遴选官员方法之一。官员出缺,或由九卿保举,或由吏部提名,均应将候选名单题请补用,名单内一般每缺开列两名人选,一正一陪,其正取者称拟正,备取者称“拟陪”。
官署名。即太子司经局、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罢隶左春坊,领崇贤馆,咸亨元年(670)复改司经局,仍隶左春坊。参见“司经局”。官署名。唐高宗龙朔三年改司经局为桂坊,以太子洗马为司经大夫,掌管经籍,
官名。宋太宗淳化二年 (991) 改殿前承旨置,位在三班借职上、右班殿直下,无职掌,为低级武臣阶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从九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官名,改承节
官名。博士之长。秦已有之,入汉沿置,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秩六百石。官名,为博士之长,掌博士教授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古时重武,有主射督课、取其领事之义,故名仆射。中兴后改称祭酒。西汉不仅博士有仆射,
官署名。明初上林苑监十属署之一。永乐五年 (1407) 始置,设典署一人,正七品,署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掌冰贮之事,以供宫廷生活需要。洪熙元年 (1425) 并入本监嘉蔬署。
官名。北魏末置,西魏沿置。亦作左厢大都督。《周书·贺拔胜传》: “以(贺拔)岳为持节、假卫将军、左大都督,又以征西将军代郡侯莫陈悦为右大都督,並为(尔朱)天光之副以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