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药局

尚药局

官署名。北齐门下省置,设典御、丞各二人,总知御药事,下设侍御师、尚药监各四人。隋初因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隶殿内省。唐朝隶殿中省,置奉御二人,正五品下; 直长二人,正七品上;侍御医四人,从六品上; 司医五人,正八品上; 医佐十人,正九品下; 以及按摩师、咒禁师、主药、药童、合口脂匠等。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奉医局,咸亨元年(670) 复旧名。宋初不置。徽宗崇宁二年(1103)又置,仍隶殿中省,掌和剂诊候之事,设典御二人,奉御四人,监门二人,医师二人,御医四人,医正四人,医佐四人,以及药童、封人、药工、掌库、库典、局长、典事、局史、直吏、书史、贴书等。钦宗靖康元年(1126)罢。金朝置,属宣徽院设提点正五品,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直长正八品,都监正九品,果子都监、同监各一人,本把四人。掌进汤药茶果。


官署名。掌供御医药等。北齐置尚药局,总管御医药事;其官有典御、丞、侍御师、尚药监。见《隋书·百官中·门下省》。隋朝尚药局属殿内省,其官有奉御(正五品)、直长、侍御医、司医等。见《隋书·百官下·殿内省》。唐代尚药局属殿中省,其官有奉御、直长、书吏、侍御医、主药等。见《旧唐书·职官三·殿中省·尚药局》。宋沿置。见《宋史·职官四·殿中省》。

猜你喜欢

  • 翊一府

    官署名。唐朝左右卫所领内府五府之一,置中郎将总府事,左、右郎将副之,下领兵曹参军、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及近卫卫士、翊卫等属,掌宿卫,号为内仗,极受亲信。

  • 宣德郎

    ① 官名。隋朝谒者台之职官。炀帝大业三年(607)设,四十人,正七品,主出使。② 散阶称号。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正七品下文散官,伯爵出身者多由此叙阶。北宋初因之,神宗元丰(1078—1085

  • 掌计

    官名。唐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功局。员二人,正八品。为司计典计之佐,协掌度支衣服、饮食、柴炭及其他杂物之事。宋、金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金

  • 右神策军大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神策军统兵长官,德宗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右厢为右神策军而置,二员,正三品,掌卫兵及内外八镇兵,僖宗光启元年(885)以其为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辽朝亦置,为加官。

  • 拒斜

    封号。西夏授与六品官,又称为武孝恭敬东南姓关上耐原。

  • 十四家博士

    博士为学官,掌讲授经学。东汉置博士十四家,开办太学。《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徐防传》:“汉承乱秦,经典废绝,本文略存,或无章句。收拾缺遗,建立明经,博征儒术,开置太学。孔圣既远,微旨将绝,故立博士十

  • 太子右清道副率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右虞候副率置,为太子右清道卫率副贰,置二员,从四品上。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右虞候副率,玄宗开元(713—741)初又改定为右清道率府次官。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

  • 卢沟桥抽分竹木局

    官署名。明朝商业税务机构。设于北京卢沟桥,设大使、副使各一人,掌科收竹木柴薪税。

  • 迹射士

    武士名,即弓箭手,汉武帝置,掌寻迹而射。《汉书·王尊传》:“(南山群盗)为吏民害,拜故弘农太守傅刚为校尉,将迹射士千人逐捕。”注:“师古曰:迹射,言能寻迹而射取之也。”

  • 同勾当转运事

    官名。宋置,见“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