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内史上士、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群牧都使

    官名。即“都监牧使”。

  • 行宫三司判宫

    见“行宫三司使”。

  •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武昌路复置监司,称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监治武昌、岳州、常德、兴国、靖州等路,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

  • 提举帐司

    即“提举帐勾磨勘司”。

  • 苍头青帻

    官奴任书记,从侍中以下,称苍头青帻。见《汉仪注》。帻:古代的一种头巾。

  • 木工令丞

    官名。汉武帝改东园主章令丞为木工令丞。详见“东园主章令丞”。

  • 将作司丞

    官名。明太祖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 于将作司置,正五品,佐卿、少卿掌司事。洪武元年(1368)改将作司隶工部,六年改司正六品,司丞品秩亦随降。十年罢。

  • 玄义

    官名。明朝道官。道录司置,左、右二人,从八品,协掌道教事务。

  • 管理将军府事务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将军府的主官。见“将军府”。

  • 胶工中士、下士

    官名。北周置胶工中士,正二命;胶工下士正一命。掌用兽类皮角煮而成胶,属冬官府司皮下大夫。